【编者按】对艾滋病检测实行实名制,反对者认为,在社会容忍度有限、病人利益没有保障的情况下,有可能使这一社会问题扩大化,并让该群体进一步边缘化。支持者则认为,在感染率不断增长的形势下,实名检测、有效防控已刻不容缓。
对艾滋病检测实行实名制,反对者认为,在社会容忍度有限、病人利益没有保障的情况下,有可能使这一社会问题扩大化,并让该群体进一步边缘化。支持者则认为,在感染率不断增长的形势下,实名检测、有效防控已刻不容缓。
不少感染者担心,如果和过去一样,保密措施执行不到位,实名制将把他们逼向墙角……
20世纪90年代中期,人血走私生意泛滥。在一个叫做娘娘庙的封闭小村庄里,卖血生意在为村民带来收入的同时,也让大量村民感染上一种“热病”。病毒不断蔓延,吞噬着村子里一个又一个生命。
“有了这种热病,生命就像树叶一样,说落就落了……”12岁的男孩赵小鑫说。
这是2011年由顾长卫导演的一部有关艾滋病的电影中的情境,片中收割生命的正是艾滋病。
然而,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不仅要面临肉体的痛苦,还要担心被社会歧视。近期,广西壮族自治区拟出台艾滋病病毒检测实名制规定,再次加剧了病毒感染者的心理压力。
“‘艾滋病’三个字就是一个标签。社会上有一种顾虑,把这个病和道德相挂钩,使这个病变成了非疾病性的疾病,预防艾滋病也变成了预防艾滋病病人。”病毒感染者小安(化名)有些低沉地对《中国科学报》记者说。
“现在,个人隐私保护的大环境没有达到可以实行实名制的程度,社会各界对于艾滋病的了解同样没有达到相应的程度,在这个条件下实行实名制,会给想要检测的人带来更多的压力。”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北京佑安医院传染科主治医生李侗曾表示。
在英国著名文学家弥尔顿的《失乐园》中,亚当和夏娃受到叛逆之神撒旦的引诱,偷吃了上帝的善恶果而被逐出伊甸园。最终,耶稣又带领人类重返伊甸园。
在人们眼中,艾滋病患者就像《失乐园》中的亚当、夏娃,是异端的代表。种种原因所致的感染者,他们距离自己的伊甸园还有多远?在艾滋病被发现已近30年的今天,情形仍不乐观。
本文导航
- 1. 艾滋病人:实名制把我们逼向墙角
- 2. 艾滋病人:实名制把我们逼向墙角
凡未标明263h原创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您对该信息有何疑问,请直接联系编辑QQ296312(同时接受各类形式的稿件投稿)
-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