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四成感染者都遭受过歧视
“这不只是单纯实行实名制的问题,更会涉及一大批新发现的感染者群体的未来。因为对艾滋病的歧视问题会对个人或者小范围群体造成巨大伤害,甚至是灭顶之灾。”一位不愿具名的宋姓专家对《中国科学报》记者表示。
“‘初筛’并不表示来检测的人全都是感染者,如果被检测人的身份暴露了,就是对他们社会生命的扼杀。”
感染者小方(化名)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疾控中心的保密措施做得不够,让感染者觉得没有安全感,“这是我们的切身教训”。
据了解,目前,除检测环节之外,艾滋病确诊以及发放药品在我国均已实行实名制。
据在佑安医院传染科工作了20多年的护士长福燕介绍,为了保护检测者的隐私权,医院并不要求来检测的人留下自己的真实姓名,但是却要求他们必须留下真实的联系方式。
“这样一来,他们既可以保护自己的真实身份,在检测结果出来后,医生又可以与他们及时取得联系。在确诊以后,我们再给他讲解实名制登记的好处,比如三个月进行一次体检,每月免费领取1000元左右的药物。经过配合治疗,他们的寿命并不会比普通人减少多少。”福燕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
福燕拿给记者一个小本子,上面记录着一些感染者来检测的时间、结果以及是否已经通知被检人等信息。但很多姓名一看就不是检测者的真实姓名,比如大海、秦岭等,有些检测者仅用姓代表自己的身份,比如欧阳、小王等。但是也有一些检测者用的是实名登记。
“无论如何,他们来检测就代表对医院的信任,医院也一定会对他们的信息进行严格保密。由于艾滋病的特殊性,感染者很怕受到社会歧视。虽然现在社会环境比上世纪90年代好了许多,但是现在社会中的歧视问题仍然存在。”福燕说。
据统计,当前,社会对感染者的歧视普遍存在,有超过41%的感染者都经历过相关的经历。
“很多人因为感染了艾滋病病毒,就会遭到失业、离婚、无法生育、子女无法上学等各种痛苦。很多感染者的孩子即使是健康的,也没有办法正常入学。学校给出的理由虽然荒唐,但也能够理解。”国际治疗倡导联盟(ITPC)中国区倡导协调官员夏菁对《中国科学报》记者说。
ITPC是一个由感染者积极分子和相关倡导者组成的国际性联盟,致力于促进艾滋病相关治疗的普及,通过促进药物平等的办法,让感染者在生活上可以拥有更多更大的决定权。
“有关感染者的政策要听取感染者意见,而不能为了方便监控和管理,就随意制定政策。”NGO组织红树林负责人李响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质疑,初筛匿名是全世界成功的经验,VCT(自愿咨询检测)也施行多年,为什么现在到了中国就要实行实名制?
- 3. 艾滋病人:实名制把我们逼向墙角
-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