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国有控股的饮用水企业,以利用民众对食品安全和环境污染的恐慌心理作为营销手段,以达到打击竞争对手、扩大市场份额的目的,令人遗憾。”农夫山泉在其官方微博上发表声明称。
截至本报发稿,华润怡宝并未对此作出任何回应。
在2012年前三季度中国瓶(罐)装饮用水市场销售四强中,农夫山泉以35%的市场占有率位居全国第一,抛离第二位的康师傅19个百分点。但与此同时,“水源门”、“假捐门”、“砒霜门”等一系列负面一直围绕着这个饮用水市场老大。就在近日,有媒体报道农夫山泉标准不如自来水,再次触发了公众对饮用水水源的重新思考。
标准疑云
4月8日,有媒体曝光,农夫山泉在广东万绿湖、浙江千岛湖和湖北丹江口三大水源地所采用的均是“DB33/383”浙江地方标准,远低于“DB44/116-2000”广东标准,农夫山泉涉嫌在标准的运用上避重就轻,同时农夫山泉还曾参与制定浙江标准。
据本报了解,相较于广东标准,农夫山泉所用的浙江标准对镉、砷等有害物质的容忍含量都比广东标准高出一倍。而霉菌、酵母菌等真菌类,浙江标准容忍其存在,而广东标准则是“不得检出”。
随后,有媒体引用了浙江省质监局食品监督管理处处长周晓林的说法为此事正名。报道称,周晓林分别向记者出示了《瓶(桶)装饮用水卫生标准》国家标准GB19298-2003、浙江省标准DB33/383-2005以及广东省标准DBS44/001-2011三份文件,并称这三份标准中微生物指标完全相同。
但实际上,周晓林提到的《瓶(桶)装饮用水卫生标准》国标已在2008年1月和9月先后进行过修改,而修改后的国标严于浙江标准。随着舆论的不断发酵,农夫山泉最终在11日对外发声回应种种质疑。
“农夫山泉产品的砷、镉含量低于检测限值,含量低至无法检出。霉菌和酵母菌亦均无法检出。”声明中,农夫山泉并未对标准问题作出详细解释,而是将矛头转向了竞争对手。“我们有理由相信近期针对农夫山泉的一系列报道是蓄意策划的,隐藏在幕后的就是国有控股饮用水企业——华润怡宝。”
-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