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抄
无证生产黑作坊遭查处
结束暗访后,记者将该加工点内的情况及有关材料,向大兴区有关部门进行了举报。接到举报后,大兴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会同公安部门专门召开会议,制定执法方案。
6月25日下午2时许,大兴区集合了食药监、安监、公安、城管等多个部门在内的95名工作人员组成的执法队伍,准备对加工点进行突击检查。
执法人员来到大兴区北臧村镇诸葛营村内的这处加工点,这间院子分别在东、西、北三侧有着一排平房,其中北侧和东侧的房子主要是作为院内人员的住所和库房,西侧的屋子用以将煮好的猪头肉晾干。中间的空场,则是猪头肉的主要加工区。
院子中间空地上的十几个纸箱,有的被水浸泡已经破裂开来,白色的生猪头暴露在外。而院子主人散养的几只公鸡,在箱子旁边活动。
在东侧的屋子前的水槽里面装满了解冻猪头肉后的污水。在铁槽旁边,解冻好的猪头就被直接堆放在地上。底层的部分粘着泥垢,上面落有苍蝇。
在靠近院子南侧的棚子下方,已经切割完毕的猪头被放在一个直径1米多宽的铁锅里炖煮。铁锅并没有盖子,只有一个格子状的铁网,上面摆着一个沾满泥巴的塑料桶以及一个浸泡着线手套的铁盆。
执法人员介绍,该加工点是民居,不具备进行生产加工的条件,因此不可能有生产许可证,可以判定为无证生产的“黑作坊”。
滥用添加剂 检验不合格
记者发现,铁桶里的汤汁十分浓稠并呈现为棕红色,随着汤汁的沸腾,原本白色的猪头肉逐渐转红,从肉里煮出的血垢逐渐浮出水面,在表层形成了一层浑浊的泡沫。而就在蒸汽飘散的过程中,院子里弥漫的刺鼻气味愈加浓重。当中除了猪肉的腥臭,还有一种令人不适的甜味。
为何满满一桶猪头肉都变成了红色且气味甜腻?记者看到,在铁锅旁的窗台上放着亚硝酸钠、焦糖色、乙基麦芽酚等。添加剂都已经打开了包装并用去不少,其中亚硝酸钠的包装上印有“杭州某某化工有限公司”字样,乙基麦芽酚则已经几乎用完。
亚硝酸钠是一种工业盐,在肉类制品加工中具有发色和防腐效果,且可以提高腌肉的风味。其本身具有咸味,和食盐类似。
食药监执法人员告诉记者,此外,像这种现场加工制作熟食的场所,即便是正规门店,加工过程中也禁止加入亚硝酸盐,只有在工业生产流程中允许添加,且要严格控制剂量。一旦过量则对人体有害。
而乙基麦芽酚则是香味增效剂,对食品的香味改善和增强具有显著效果,对甜食起着增甜作用,且能延长食品储存期。另外焦糖色和胭脂红,则顾名思义均为染色用途的添加剂。
执法人员当即在现场对猪头肉的添加剂含量进行了快速检测,十几分钟后,在分析仪打出的检测报告上记者看到,这批猪头肉的评定结果为“不合格”。
-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