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县人口规模庞大,新农合基金支付能力相对雄厚,但相对薄弱的财力却不足以支撑县级医疗机构发展来满足群众的就医需要,这两个因素叠加,倒逼该县医疗市场的开放。
合营“大医院”开到了县里
优质资源惠及当地患者
8月13日下午,尽管烈日灼人,但在新滑医院的门口,依然站满了看完病等待公交车的患者和家属。公交车是他们返回闹市区主要的代步工具。若是从这家位于县城最为偏远的东南角的医院步行前往城区,至少要花上2个小时。
新滑医院的全称是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滑县医院,是在原滑县肿瘤医院的基础上,由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滑县肿瘤医院和上海一家投资公司出资1亿元,于2010年年底组建而成。
位置偏僻并没有阻挡慕名而来的患者。但对于患者而言,该院名称当中的“新乡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是吸引他们到这里诊疗的最直接动力。被当地人习惯称作“豫北医专(新乡医学院旧称)”的新乡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是距离滑县县城最近的三级甲等医院,在滑县口碑颇佳。新滑医院的一位工作人员介绍,开业至今,有350张固定床位的新滑医院,已累计收治住院患者1万多人次。“病床基本是满的,个别科室加床率达200%。”
在该院住院部大门旁公示栏里,张贴着医院30多名医疗骨干的资料,他们全都来自新乡一附院;而在该院的影像中心,美国GE1.5T核磁共振、128排螺旋CT、大平板DSA、四维彩超等三级医院才有的大型医疗设备,在这里都能够看到。
更为重要的是,新滑医院被定为二级医院,因此收费标准为县级医院的标准,新农合报销也是按照县级比例。记者在该院病房里随机询问了近10位病人,他们都说这里的医疗费用大概能比三级医院便宜1/3左右。
55岁的周庆禹是该院开业后前来就医的第一批病人。他在查出患有脑动脉瘤之后,在新滑医院由省内知名的介入诊疗专家主刀,成功做了手术,一共花费7万元。“听起来似乎费用很高,其实已经很低了。”医院的工作人员介绍,同样的手术,如果在一附院做,患者至少要多掏30%的费用。
- 1. 医改三年观察“鲇鱼效应”悄然浮现
- 2. 社会资本办医赢在定位准确
-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