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搜索
首页 > 健康快讯 > 医药广角 > 医改三年观察“鲇鱼效应”悄然浮现

医改三年观察“鲇鱼效应”悄然浮现

字号:T|T
www.263h.com发表时间:2012-08-28来源:健康报浏览: 编辑:Jerry
编者按】8月13日下午,尽管烈日灼人,但在新滑医院的门口,依然站满了看完病等待公交车的患者和家属。公交车是他们返回闹市区主要的代步工具。若是从这家位于县城最为偏远的东南角的医院步行前往城区,至少要花上2个小时。

服务缺口提供生存空间

社会资本办医赢在定位准确

新乡医学院一附院引入社会资本到滑县办医院,被誉为创下了河南省的两个第一:公立资本与社会资本合作是第一家,省直医疗机构下乡办医也是第一家。

不过,在县域内引入社会资本办医并非新鲜话题。2010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国家发改委、卫生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的意见》,确保非公立医疗机构在准入、执业、发展等方面与公立医疗机构同等待遇。2010年,中央财政安排4亿元对社会资本举办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给予支持。

而从滑县医疗资源总量来看,引入社会力量举办非营利性医院,也是必然选择。尽管在最近3年,滑县公立医疗机构规模实现倍增,医院和卫生院总床位数达到3200张,但和136万辖区内人口相比,每千人床位数只有2.35张,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而在公立医院由于人员等软实力限制导致无法继续扩大规模时,剩余的缺口只能依靠非公立机构来补足。

新乡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早在2008年便开始着手分析滑县的医疗服务市场。该院认为,豫北地区是我国食管癌等肿瘤疾病高发区,这导致了该区域就诊患者医疗服务的高要求和特殊性。患者数量之多和病症之重,又使得当地县级医院已不能提供必需的医疗服务,导致大量重症患者县外求医。如果能把县外就诊患者留一部分在县内,这将是一个极大的市场。

事实证明了这个推断的正确性。开业第一年,新滑医院的年收入就达到7000万元,到今年8月,便实现了收支平衡,甚至略有盈余。对比一般医院通常需要3年~5年才能做到收支平衡,这个速度相当惊人。滑县卫生局局长王朝义说:“当初新乡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和滑县政府反复沟通的重点,就是要求新建的医院定位必须准确,主要针对疑难杂症,而不是常见病、多发病。”

对于像新滑医院这样失去了政府“庇护”的非营利性医院而言,滑县近3亿元的医疗费用支出为他们提供了足够的生存空间,但市场机制的优胜劣汰法则也在时时发挥作用。

在滑县新区的道路旁,记者见到一处挂着卫生院招牌的废弃建筑。当地人介绍,一家企业的老板看到医疗市场红火,就盖起了医院,结果根本就招不到医生,连病房楼都没盖好就只能草草收场。

凡未标明263h原创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您对该信息有何疑问,请直接联系编辑QQ296312(同时接受各类形式的稿件投稿)
相关阅读
本文关键词: 鲶鱼效应 医改 医疗
返回网站首页 我要打印此文 推荐给朋友 收藏此文章
[重要]本文仅供参考,详情请遵医嘱或咨询医师
  • 信产部ICP备案:京ICP备15063272号-2网站公安机关备案号: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05393号 Copyright © 2009 - 2016 263健康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