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搜索
首页 > 健康快讯 > 医药广角 > 塑化剂风暴:从食品迅速蔓延至医药行业

塑化剂风暴:从食品迅速蔓延至医药行业

字号:T|T
www.263h.com发表时间:2012-06-15来源:法制周末浏览: 编辑:Jerry
编者按】今年5月24日,台湾地区有关方面向国家质检总局通报,发现台湾昱伸香料有限公司制售的食品添加剂起云剂含有化学成分邻苯二甲酸二酯(DEHP)。而该物质是一种普遍用于塑胶材料的塑化剂,在台湾被确认为第四类毒性化学物质,为非食用物质,不得用于食品生产加工。

塑化剂问题备受关注,是偶然还是必然?近日,塑化剂风暴愈演愈烈,从食品迅速蔓延至医药、保健品行业,对于监管部门来说,这显然是一个更大的挑战

一场由台湾席卷而来的塑化剂风波仍未停息。

今年5月24日,台湾地区有关方面向国家质检总局通报,发现台湾“昱伸香料有限公司”制售的食品添加剂“起云剂”含有化学成分邻苯二甲酸二酯(DEHP)。而该物质是一种普遍用于塑胶材料的塑化剂,在台湾被确认为第四类毒性化学物质,为非食用物质,不得用于食品生产加工。

此后数日,台湾食品大面积“沦陷”,事态也迅速蔓延至全国。6月11日,国家药监局发出通知称,广东、浙江4家企业8个样品中含有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简称“塑化剂”),目前对发现已采购相关产品的,立即进行封存,并配合做好问题产品处置召回。不少消费者还没从“膨化剂”的余震里走出来,就再次被笼罩在“塑化剂”的阴影中。一时间,对食品安全的质疑之声此起彼伏。

塑化剂仍在蔓延

记者从国家质检总局进出口食品安全局查询到,截至6月10日,台湾地区公布的受塑化剂污染的问题企业及其相关产品名单中问题企业增至280家,而相关产品达到950种,这份名单目前仍在不断更新中。

同时,大陆地区也在对各领域中可能出现的塑化剂问题加紧调查。国家药监局先后公布了禁止采购和使用的台湾部分企业生产的食品和食品添加剂名单,工商、质检、食品药品监管等部门也已采取相应措施,对问题产品进行了全面排查、处置和召回。但从权威部门逐步公布的塑化剂问题产品名单看来,目前查出的问题很可能仅是冰山一角。面对涉及范围越来越大的“塑化剂危机”,有网友在微博上调侃道:“生活中并不缺少存在而是缺少发现的,除了美,还有塑化剂。”

塑化剂问题备受关注,是偶然还是必然?国际食品包装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董金狮对《法治周末》记者表达了自己的看法:“目前,国家对塑化剂的抽检还仅限于食品类,而与台湾地区塑化剂被人为添加到食品添加剂中不同的是,大陆地区食品的塑化剂更可能通过塑料(9280,-10.00,-0.11%)包装材料等间接地污染食品。目前在我国食品包装材料中塑化剂被普遍运用,但我国在对食品的塑料包装材料的检测中,并没有关于邻苯二甲酸酯类塑化剂的要求和标准。监察标准的缺失必然会导致某些不法商贩为求利益而跨越法律边界。”

但对于食品中禁止添加的物质,能否一一进行检测,他坦言检测单位在操作性上有难度,但合理性怀疑还是必要的。

据记者了解,塑化剂在大陆地区被称为增塑剂,并非仅指邻苯二甲酸酯,其种类繁多,各种塑化剂之间毒性数据差别也很大。其中部分塑化剂属于安全可食用类型,如大豆(4340,-62.00,-1.41%)油中就含有此类环氧大豆油(9100,-196.00,-2.11%)塑化剂。但此类塑化剂总数仅20余种,其余大部分均禁止添加进入食品,就算进行食品包装也有严格限制条件。但出于市场对食品味道、色泽、品质等消费要求的日益提升,商家对添加剂的使用也逐渐泛滥,甚至不惜使用工业添加剂。

董金狮对此戏称:“好山好水好单调,好吃好喝好危险。”

凡未标明263h原创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您对该信息有何疑问,请直接联系编辑QQ296312(同时接受各类形式的稿件投稿)
相关阅读
本文关键词: 起云剂 食品加工 塑化剂 医药
返回网站首页 我要打印此文 推荐给朋友 收藏此文章
[重要]本文仅供参考,详情请遵医嘱或咨询医师
  • 信产部ICP备案:京ICP备15063272号-2网站公安机关备案号: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05393号 Copyright © 2009 - 2016 263健康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