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保健品含塑化剂
然而进入消费者嘴里的不仅有食品,更有药品及保健品。
6月3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紧急通知,暂停生产销售含邻苯二甲酸酯的保健食品,并公布含有该成分的保健品名单,它们分别是协和牌灵芝孢子粉片(国食健字G20070306)和美中清素牌多种氨基酸片(国食健字G20100217)。
《法治周末》记者走访了北京市朝阳区各大药店,发现叫停的保健品均已下架,未见销售。其中金象大药房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之前并不了解邻苯二甲酸酯就是所谓的塑化剂,而在销售过程中也未见有人提起。直到此次塑化剂事件被曝光,才有消费者开始询问保健品中的成分是否含有塑化剂。但部分药品中其实也含有类似物质。
这种类似物质就是邻苯二甲酸二乙酯(DEP)。
据我国2010版国家药典显示,邻苯二甲酸二乙酯属于合法使用的药用辅料范畴,使用方向主要为增塑剂和包衣材料。但对于邻苯二甲酸二乙酯的含量,药典中并未明确规定。
一位曾从事药剂工作多年的胡医生对《法治周末》记者透露,因为是药典里规定的药用辅料,实际上很多药品和保健品的包衣,如胶囊和溶片,都使用了邻苯二甲酸二乙酯。《法治周末》记者在珠海生化制药的盖舒泰钙片的说明书中,也发现了邻苯二甲酸二乙酯的踪迹。
法国癌症研究所曾用含邻苯二甲酸酯类0.05%的饲料喂食四代大白鼠,结果表明本品无致畸性和致癌性。但美国环境卫生署科学研究所则用更大剂量邻苯二甲酸酯类喂养雄性小白鼠和雄性大鼠,结果导致其输精管退化,前肢下垂体细胞肥大。猴子在多次接受含有DEHP的血浆后,肝组织也发生病变。
为此,《法治周末》记者以消费者身份咨询了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化药处,但对于药品中含有塑化剂是否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影响等问题,该处工作人员并未明确回应,仅表示需进一步等待总局统一答复。
而卫生部日前表示,DEHP等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对健康的影响取决于其摄入量。以60公斤体重的成人为标准,世界卫生组织、美国食品与药品监管局和欧盟分别认为,每人每天摄入1.5、2.4和3.0毫克及以下的邻苯二甲酸二酯是安全的。
但对于医药保健品中经常出现一天数次的服用方法,如何确定是否超过安全摄入含量,消费者仍存在疑问。
- 1. 塑化剂风暴:从食品迅速蔓延至医药行业
- 2. 塑化剂风暴:从食品迅速蔓延至医药行业
-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