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搜索
首页 > 健康快讯 > 医药广角 > 塑化剂风暴:从食品迅速蔓延至医药行业

塑化剂风暴:从食品迅速蔓延至医药行业

字号:T|T
www.263h.com发表时间:2012-06-15来源:法制周末浏览: 编辑:Jerry
编者按】今年5月24日,台湾地区有关方面向国家质检总局通报,发现台湾昱伸香料有限公司制售的食品添加剂起云剂含有化学成分邻苯二甲酸二酯(DEHP)。而该物质是一种普遍用于塑胶材料的塑化剂,在台湾被确认为第四类毒性化学物质,为非食用物质,不得用于食品生产加工。

事后补救何时改为事前预警

从食品到保健品、从保健品到药品。塑化剂危机的蔓延速度令人咋舌。然而联系此前“瘦肉精”、“膨大剂”等食品安全问题来看,不难发现消费品的安全问题往往是存在许久之后,才被媒体曝光,有关部门才随之开始采取相应行动,而社会影响与安全问题已无可避免地产生。

对此,消费者周卫提出了自己的质疑:“何时才能从事后的补救措施改进成事先的预警机制?”

在董金狮看来,利益永远是矛盾的核心。许多食品加工企业,其生产配方以秘方自居,并不申请专利,在技术部门也没有备案。因此监管部门很难在事发之前确认其中是否含有塑化剂。但如果公开配方,企业又可能面临商业机密被泄露,企业的利益由谁来维护又是一大难题。因此,更期待国家完善相关标准。不仅应明确在食品药品中允许使用的添加剂名单,更应明确和完善禁止使用的添加剂列表,在造成重大损失前进行预警措施,而非现在屡次的“亡羊补牢”,直到产品出现问题才将其列入“黑名单”。

同时,如果药物中含有对人体有害的塑化剂成分,那么处罚对象应该是药品生产企业还是塑化剂的源头生产企业亦值得探讨。

国家药监局的做法是暂停了含邻苯二甲酸酯等塑化剂的保健食品的生产销售,而塑化剂生产企业暂时并未受到其主管部门的处理。但董金狮认为,对于违规企业的处罚也应该多方面看待。如果药物中含有违规成分,不仅药物生产企业和塑化剂生产企业是相关方,生产企业的监管部门也需要承担一定责任。

“这就像体育比赛,监管部门不仅应该是裁判员,还应该是教练员。让生产企业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也应该是教练员的一份责任。”董金狮对记者表示。

凡未标明263h原创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您对该信息有何疑问,请直接联系编辑QQ296312(同时接受各类形式的稿件投稿)
相关阅读
本文关键词: 起云剂 食品加工 塑化剂 医药
返回网站首页 我要打印此文 推荐给朋友 收藏此文章
[重要]本文仅供参考,详情请遵医嘱或咨询医师
  • 信产部ICP备案:京ICP备15063272号-2网站公安机关备案号: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05393号 Copyright © 2009 - 2016 263健康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