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作为造血干细胞移植时使用的一种救命药,白舒非在全国已经缺货三个月,而我省也未能逃过此劫,具有造血干细胞移植资格的医院均表示,这种药很紧缺。
造血干细胞移植时的必需药品“白舒非”,在全国缺货已三个月
心脏手术用药“鱼精蛋白”、血友病用药“八因子”也曾大面积缺货
利润低、厂家少是主因,专家建议建立临床短缺药物储备制度
小编推荐:高露洁漱口水在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全面下架
核心提示
作为造血干细胞移植时使用的一种“救命药”,“白舒非”在全国已经缺货三个月,而我省也未能逃过此劫,具有造血干细胞移植资格的医院均表示,这种药很紧缺。
而在此前不久,作为一种心脏手术必需的药品,“鱼精蛋白”在包括河南在内的全国各地也大面积缺货,造成很多病人无奈推迟手术。
“救命药”频繁喊“救命”,原因何在?业界分析,利润低、厂家少是主要原因。针对这种现状,专家建议,应建立临床短缺药物储备制度。
[病例]
没有救命药,骨髓移植手术无奈推迟
22岁,一个充满朝气的年龄。可是,来自禹州的女孩陈婧(化名),却在郑州一家医院的病房中体会着不一样的青春。
“半年前,我一直高烧不退。到当地医院检查后,医生说我得了白血病。”回忆起当时的情景,陈婧的眼眶又湿润了,因为她知道,白血病是造血系统的一种恶性疾病。
由于病情严重,家人赶忙将陈婧转至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该院血液科主任孙慧说,幸运的是,3个月前,陈婧和她20岁的弟弟造血干细胞配型成功。
手术时间定于12月份,孙慧特别提醒说:“造血干细胞移植手术中,有一种必备药品——‘白舒非’。这个药目前非常紧缺,医院在刚做完3例造血干细胞移植手术后,库存仅剩下1支。”根据陈婧的体重计算,她至少需要12到13支“白舒非”针剂。
由于缺少手术中必需的药品,陈婧的手术可能要被延期。
采访中,记者发现,陈婧的经历并非个例。在郑州一些大医院的血液科,因为缺少“白舒非”,一些白血病人即便是配型成功,也不能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只能先用化疗和放疗进行治疗。
本文导航
- 1. 专家建议建立临床短缺药物储备制度
- 2. 专家建议建立临床短缺药物储备制度
凡未标明263h原创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您对该信息有何疑问,请直接联系编辑QQ296312(同时接受各类形式的稿件投稿)
-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