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搜索
首页 > 健康快讯 > 医药广角 > 专家建议建立临床短缺药物储备制度

专家建议建立临床短缺药物储备制度

字号:T|T
www.263h.com发表时间:2011-11-22来源:大河报浏览: 编辑:Jerry
编者按】作为造血干细胞移植时使用的一种救命药,白舒非在全国已经缺货三个月,而我省也未能逃过此劫,具有造血干细胞移植资格的医院均表示,这种药很紧缺。

[探访]

“白舒非”全国紧缺已三个月

“白舒非”是造血干细胞移植过程中必需的一种药物,主要用于彻底清除掉患者自身的造血干细胞,它在造血干细胞移植过程中的作用是很多其他药物无法替代的。从今年8月底开始,这种药在全国便开始紧缺,刚开始缺的是静脉注射类“白舒非”,接着,口服类的“白舒非”也开始紧缺。

郑大一附院、省人民医院、省肿瘤医院、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昨日,记者联系我省具有造血干细胞移植资质的几家医院,他们均表示,“白舒非”目前很紧缺。其中,省人民医院表示,已经断货一个月,郑州三院表示没有库存,郑大一附院电脑显示库存只有一支,省肿瘤医院表示非常紧张。

采访中,记者发现,一提起“白舒非”这个药,这些医院血液科的医生都非常着急。“现在,静脉注射类的‘白舒非’已经基本没有库存,手术时,只能用口服类‘白舒非’进行替代。”省人民医院血液科主任张茵说,口服类的“白舒非”也十分紧缺。

小编推荐:飞鹤乳业发声明称奶源安全无污染 公布检验结果

“在找不到药的情况下,我们只能用化疗和放疗的方法为病人进行治疗。”省肿瘤医院主任医师符粤文说。

而这种方法是目前各个医院替代“白舒非”的最佳治疗方案。

不过,既然是替代治疗,势必会有一些弱点。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血液科主任赵晓武说,全身照射的放疗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只能替代一部分。而且,在放疗的过程中,病人非常痛苦,而且放疗后的副作用也比较大,容易引发膀胱炎、间质性肺炎等。

因此,血液科医生们渴盼的是,“白舒非”能尽快供货。

[原因]

全球仅一家企业生产“白舒非”

作为一种救命药,“白舒非”为何会断货?

符粤文说,“白舒非”产于美国,全球仅一家企业生产。在中国,只有麒麟鲲鹏(中国)生物药业有限公司可以进口这种药。“今年8月份,那家生产企业的一个生产线出现了问题,‘白舒非’停产,这就导致全球出现药物短缺。”

因为只有一个生产企业,因此,一旦这个厂家有任何风吹草动,作为消费终端的患者便只能无奈叹息。不过,所幸的是,符粤文听到的好消息是,目前,生产线已经恢复生产,“白舒非”药品也已恢复进口,预计很快就能供应到各个医院。

“以前国内生产有一种马利兰口服药,这个药可以替代口服类‘白舒非’。”赵晓武说,多年前,国内也有生产马利兰的,但由于生产成本高,定价又太低,这就使得国内生产企业没有积极性,所以很多企业就把这种药停产了。

事实上,因为生产厂家稀缺,而导致“救命药”不断断货的情况并不是“白舒非”一个。

早在今年9月份,作为一种心脏手术必需的药品,“鱼精蛋白”在全国各地大面积缺货。分析其中原因,专家认为这与“鱼精蛋白”的价格太低有关。

“和前两个月相比,目前‘鱼精蛋白’的紧缺状况有所缓解。”河南省人民医院心外科主任医师冯德广介绍,此前,全国只有上海一个“鱼精蛋白”生产厂家,为了缓解“鱼精蛋白”紧缺的局面,位于北京的一个厂家已经开始生产“鱼精蛋白”。目前,医院手术中所需要的“鱼精蛋白”基本可以满足。不过,他也坦承,这距离良好的库存量还有一定的差距。

而作为血友病人的救命药,“八因子”在最近两年时间内也频频出现缺货的情况。

凡未标明263h原创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您对该信息有何疑问,请直接联系编辑QQ296312(同时接受各类形式的稿件投稿)
相关阅读
本文关键词: 救命药 药品短缺 药物储备
返回网站首页 我要打印此文 推荐给朋友 收藏此文章
[重要]本文仅供参考,详情请遵医嘱或咨询医师
  • 信产部ICP备案:京ICP备15063272号-2网站公安机关备案号: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05393号 Copyright © 2009 - 2016 263健康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