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搜索
首页 > 健康快讯 > 医药广角 > 卫生部推广导乐分娩或可减少中国过高剖宫产率现象

卫生部推广导乐分娩或可减少中国过高剖宫产率现象

字号:T|T
www.263h.com发表时间:2011-10-28来源:中国广播网浏览: 编辑:Jerry
编者按】说到动手术,人们通常都会认为这是病人不得已的选择。然而,有一种手术,却往往是由健康人去挨这么一刀。并且最近的10多年来,动这个手术的健康人还越来越多。这,不能不说是一个怪现象;这,也正是我国剖宫产的现状。

“狭窄的手术室里站着两个医生和5个护士,大家分头紧张地忙碌着。两个巨大的圆形无影灯,从10点10分的方向投射下来的光,在产妇凸起的腹部顶端汇聚成一 个明晃晃的光圈。……当手术刀划开腹部,鲜血一下子涌出来,短短5分钟后,手术室响起了孩子的第一声啼哭。”

小编推荐:职场男缓解心理压力9招

——中国经济网《中国剖腹产急需“踩刹车” 手术率超世卫上限数倍》

2010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发布的调查报告指出,中国的剖宫产率高达46.2%,居世界首位。

一说到动手术,人们通常都会认为这是病人不得已的选择。然而,有一种手术,却往往是由健康人去挨这么一刀。并且最近的10多年来,动这个手术的健康人还越来越多。这,不能不说是一个怪现象;这,也正是我国剖宫产的现状。

剖宫产,俗称剖腹产,指剖开腹壁及子宫取出胎儿。若病例选择得当,施术及时,不但可以挽救母婴生命,且能使母亲保持正常的生产性能和继续繁殖后代的能力。

在中国,剖宫产率从80年代中期开始迅速上升。北京市公共卫生信息中心网站公布的消息显示,从上个世纪70年代到现在,采用剖宫产分娩的产妇几乎增加了9倍。

截止去年11月,北京市一至三级助产机构的剖宫产率分别为56.44%、62.38%、70.95%。

就全国来看,现在,几乎每两个产妇中,就会有一个采用剖宫产。

事实上,在医务界,剖宫产仅仅是解决难产或抢救新生儿的辅助手段,而不是最佳生产方式。 美国妇产科联合会就明确指出剖宫产术是一种对母婴都有潜在危害的外科干预。同时,它比正常的阴道分娩消耗更多的保健资源。

1985年,世界卫生组织明确提出,一个国家的剖宫产率应该控制在15%以下。

因此,面对我国比世卫组织的警戒线高出3倍还多的剖宫产率,我们不得不问,在中国,剖宫产的效用是不是被我们不恰当地放大了?

没有手术指征的剖宫产:谁动了民族的未来?

“每个人应该遵守生之法则,把个人的命运联系在民族的命运上,将个人的生存放在群体的生存里。”

——巴金

现代社会,绝大部分人都知道手术一词的含义,但是,绝大部分人不知道还有一个词与“手术”有如孪生兄弟一样密切,这个词便是“手术指征”。

所谓手术指征,也就是手术适应症,是指某种疾病符合诊疗场所规定的标准,采用非手术方式无法治愈,采用手术方式将有助治疗,所应采用的手术方式。任何一项应被施予手术的疾病都有一定的标准,其中,剖腹产的指征便适用于孕妇不能经阴道分娩,或阴道分娩会危及孕妇或胎儿的安全时。

当中国的剖宫产率高达46.2的时候,英国著名医学杂志《柳叶刀》公布的数据明确宣称,中国25%的剖宫产并不是出于医疗需要,是可以避免的。

“我们要控制的,就是这部分没有医疗指征的剖宫产。”清华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妇产中心主任马彦彦强调。

剖宫产看上去似乎是“轻松一刀”,在这个过程中,没有母亲急速地喘息、声嘶力竭的叫喊、筋疲力竭的生育,更没有孩子从探出小小的脑袋到小手、小脚,一点点向外挤压的过程。但事实上,这“轻松一刀”可能给母婴带来无法弥补的伤害。

江苏一项调查显示,1990年-2005年间全省死亡的产妇中,以社会因素作为手术指征的剖宫产死亡产妇比例从零上升到17.86%。另一方面,随着剖宫产率上升导致因手术死亡的人数比例也明显增加。1990年,江苏省剖宫产率在15%左 右,手术诱致死亡率为5.93%。到了2005年,剖宫产率上升到40%(最高时曾达到65%),手术诱致死亡率亦攀升到29.78%。

凡未标明263h原创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您对该信息有何疑问,请直接联系编辑QQ296312(同时接受各类形式的稿件投稿)
相关阅读
本文关键词: 导乐分娩 剖腹产 生育
返回网站首页 我要打印此文 推荐给朋友 收藏此文章
[重要]本文仅供参考,详情请遵医嘱或咨询医师
  • 信产部ICP备案:京ICP备15063272号-2网站公安机关备案号: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05393号 Copyright © 2009 - 2016 263健康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