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搜索
首页 > 健康快讯 > 医药广角 > 卫生部推广导乐分娩或可减少中国过高剖宫产率现象

卫生部推广导乐分娩或可减少中国过高剖宫产率现象

字号:T|T
www.263h.com发表时间:2011-10-28来源:中国广播网浏览: 编辑:Jerry
编者按】说到动手术,人们通常都会认为这是病人不得已的选择。然而,有一种手术,却往往是由健康人去挨这么一刀。并且最近的10多年来,动这个手术的健康人还越来越多。这,不能不说是一个怪现象;这,也正是我国剖宫产的现状。

这是很值得忧虑的事情。

对产妇来说,剖宫产首先要承担麻醉意外的风险,其次是出血多,手术后容易感染,感染率为自然分娩产妇的10-20倍;产后出现各种并发症的可能性大大增加,是自然分娩的10-30倍。

“有些乡镇卫生院也在做剖宫产手术,万一出血过多,在没有血源的情况下,大多数只能切除子宫。”北大人民医院产科教授王山米说。

同时,作为有创手术,比起自然分娩的产妇来说,剖宫产的产妇身体恢复得也更慢。

此外,随着剖宫产率的升高,目前出现一些新的病种,如剖宫产疤痕妊娠,如不及时正确处理可造成孕产妇死亡。而经历过剖宫产的妇女后如果患了妇科肿瘤,当年剖宫产所留下的横切的一刀就会成为手术中的大麻烦。

对新生儿来说,由于剖宫产儿未受到正常分娩时的反复宫缩和产道适度挤压,其呼吸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未经受刺激,剖宫产儿呼吸系统并发症较 多,如窒息、湿肺、羊水吸入、肺不张及肺透明膜病等。同样,剖宫产也“剥夺”了孩子最先感觉统合锻炼的权利,日后易发生“感觉统合失调”,容易产生情绪敏感、注意力不够集中、手脚拙笨、动作不太协调等问题。这对国人人口质量的提升极为不利, 跟我国的人口政策背道而驰。

所以我们说,没有医疗指征的剖宫产,就好比将人自己的一口好牙拔掉,换上一幅镀金假牙。

自然分娩:最接近人类本性的生产方式

“如果在未来的日子里你觉得孤单,请记住你的母亲,我们的生命曾一度相系,我会努力使这种联系持续到永恒。”

小编推荐:8件扫“性”小事 毁掉你的新婚之夜

——张晓风?《初雪》

分娩是人类繁衍过程中的一个正常生理过程,是人类的一种本能行为。自然分娩这一最原始的生产方式是人类为顺应自然法则而选择的最佳分娩方式,也是人类在繁衍生育活动中进行自我调节,体现人体器官作用,平抑和刺激各种激素,强化人类情感的最原始且最自然的方式。

所以,我们应该相信,产妇和婴儿都具有潜力主动参与并完成分娩过程,共同创造出生命的未来。

对于母亲来说,这是一个在阵痛中与胎儿建立亲密联系的过程。母亲分娩时腹部的阵痛使孕妇大脑中产生内啡肽,这是一种比吗啡作用更强的化学物质,可给产妇带来强烈的欣快感。另外产妇的垂体还会分泌一种叫催产素的激素,这种激素不但能促进产程的进展,还能促进母亲产后乳汁的分泌,甚至在促进母儿感情中也起到一定的作用。

事实上,美国研究人员对产妇作脑扫描后发现,自然分娩的母亲对孩子的哭泣更为敏感,而剖宫产则可能致使产妇母性行为减少。

研究结果显示,自然分娩刺激产妇子宫颈和阴道产生荷尔蒙,增强她们对婴儿的情感。脑部研究显示,自然分娩时产妇脑部的剧烈活动能调节产妇的情绪和日常行为,帮助她们日后成功照顾小孩。而剖宫产直接把孩子从子宫中取出,改变了分娩过程中的“神经和激素体验”,可能使母亲和孩子的亲密程度降低。

对新生儿来说,这是一个在磨练中破蛹成蝶的过程。

临床医学证明,分娩的过程中子宫有规律的收缩能使胎儿肺脏得到锻炼,肺泡扩张促进胎儿肺成熟,胎儿出生后很少发生肺透明膜病。不仅如此,经阴道分娩时,胎头因受子宫收缩和产道挤压,头部充血则可提高脑部呼吸中枢的兴奋性,有利于新生儿出生后迅速建立正常呼吸。

正如每一只美丽的蝴蝶,都要经过一个“破蛹成蝶”的过程——为挤破坚固的蛹,而费力地扭动着身体,从狭窄的通道里挤出来。人为地帮助蝴蝶破蛹,反而会使之成为一只不能飞翔的“废蝶”。自然分娩的胎儿也正是在挣脱母体的“系统磨练”中,成长为坚实的生命。比剖宫儿胜出一筹。

根据产科专家田扬顺教授的解释,与剖宫产儿相比,自然分娩的胎儿更可能具备以下优势:更加聪明——其皮肤及末梢神经的敏感性均较剖宫产儿强;此外,子宫收缩对胎儿的挤压过程,也正是胎儿大脑的初级脑成熟的过程,对其日后脑组织及神经系统发育有很大帮助。

不容易生病——由于接触到母体阴道和肠道的菌群,能够建立正常的菌群环境,因而能发挥较好的免疫调节功能;同时自然分娩儿较剖宫产儿易得到母体免疫球蛋白,并有选择性地使细胞介导的非特异性免疫增加,因而自然分娩儿具有更强的抵抗力,不易患传染性疾病。

很少发生“感觉统合失调”——在自然分娩过程中胎儿在神经体液调节下,受到宫缩、产道物理张力改变的影响,使胎儿能以最佳的姿势、最小的径线、最小的阻力顺应产轴曲线而下降并娩出。因此,自然分娩儿很少发生“感觉统合失调”,更能茁壮成长。

此外,医学研究还认为,自然分娩儿与剖宫产儿在智商方面无明显差异,而在情商上却具有明显差异,自然分娩儿往往具备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由于自然分娩儿在分娩过程中还接受了母体分泌的许多激素,如缩宫素、泌乳素、儿茶酚胺等。这些激素又统称为 “爱的激素”及“母爱激素”,在生长发育中就更容易获得“人类爱的本性的培养”。国外学者研究提示,如果缺少这些激素,则胎婴儿爱的本性便会受到损害,这种危险性可延迟至青少年期,甚至到成年后才能表现出来。有人深入调查青少年犯罪、自杀、孤独症及吸毒、精神性呕吐、精神分裂症等均是“人类爱的本性受损”的不同表现。

10级:不能承受的生命之痛

“分娩对于母亲和即将降生的婴儿来说,都是性命攸关的一道坎。女性如何才能闯过此道难关,竭尽全力将孩子生下,使得人类得以持久的存在下去呢?为此,造物主想到的就是,将担当分娩重任的女性创造的更为坚韧而强壮。”——渡边淳一?《钝感力》

在医学上通行的疼痛主观评分表上,疼痛程度从0级到10级逐级加重,对最疼痛也就是10级疼痛的描述就是生产的疼痛,可见分娩疼痛之剧烈。

我们说,一个优秀的民族离不开母亲的优秀与勇敢,但这不代表我们可以名正言顺地漠视母亲的痛苦。我们倡导自然分娩,就必须考虑如何减轻母亲在这一过程中付出的代价与痛苦。

事实上,多少年来,社会对母亲在在分娩中承受的无以言表的痛苦总是显得有些爱莫能助,相对于产房内受难的母亲,产房外的人们只能怀着对新生者的渴望与对受难者担忧的心情压抑地祈祷、祈祷……而分娩镇痛技术的发展似乎总是不能完全跟上这些祈祷的迫切的恳求。

在历经一个多世纪的发展后,分娩镇痛技术发展出了非药物性方法(主要包括通过对产妇进行呼吸训练和体操训练,以帮助其在产程中减轻痛苦)、阿片类制剂(即罂粟中提取的生物碱或者衍生物为主要成分的镇痛药物)全身用药镇痛、吸入性麻醉镇痛(主要有吸入“笑气”镇痛。“笑气”是一种氧化剂,有轻微麻醉作用,并能致人发笑。)以及硬膜外麻醉镇痛(即麻药注射)等镇痛方式。

但这些方法似乎都无避免地有不尽如人意之处。

例如,产程中产妇如果长时间用呼吸镇痛,可能引发产妇意识模糊、眩晕、呼吸性碱中毒或抽搐,加重胎儿缺氧,引发或加剧胎儿窘迫;使用而药物镇痛则不可避免地要承担药剂的副作用;

麻药注射,似乎比前两者都更有更好的镇痛效果,但麻醉风险及其严重后果使人难以忽视,此外,对于产妇来说,还可能面临产后腰痛、顽固性头痛等长期副反应。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麻醉科王东信教授等专家在今年的研究结果就显示:硬膜外分娩镇痛可明显降低剖宫产率;但会延长产程,增加活跃期停滞发生率,还可能增加器械助产率。此外,麻醉注射对麻醉师和医疗条件都有严格的要求。尤其是我国,广大的人口都在农村,麻醉师稀缺,也不具备严密的麻醉监测条件,即便是北京,也不是产妇有麻醉镇痛的需求,就能有足够的医疗资源实现。

凡未标明263h原创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您对该信息有何疑问,请直接联系编辑QQ296312(同时接受各类形式的稿件投稿)
相关阅读
本文关键词: 导乐分娩 剖腹产 生育
返回网站首页 我要打印此文 推荐给朋友 收藏此文章
[重要]本文仅供参考,详情请遵医嘱或咨询医师
  • 信产部ICP备案:京ICP备15063272号-2网站公安机关备案号: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05393号 Copyright © 2009 - 2016 263健康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