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毛钱”食品散布在部分中小学校周边的小卖部里,一些来历不明、无生产日期、过期的食品混杂其中,成为中小学生口中的“美味”。中小学校周边食品安全该如何保障?记者对此进行了采访调查。
“一毛钱”食品问题多
“最好吃的零食,只卖一毛钱!”17日傍晚,广西南宁市兴宁区三塘镇中心小学刚刚放学,校门口小卖部商贩就开始吆喝。
不到5平方米的地方,一会儿就聚集了数十名小学生。他们掏出5角、1元钞票买走了一茬又一茬的“一毛钱零食。”
学校周边售卖食品的小卖部并非“只此一家”。记者在附近的另一个小卖部里看到,标称潮安县庵埠镇某食品厂生产的“兴仔牌”小馒头净含量7克,售价一角,包装袋上印着动画片人物“美羊羊”,注明保质期为12个月,却找不到生产日期。标称为湖南省某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10克重“调皮小子”酒鬼鱼,同样售价1角,内有八条不到一寸长的小鱼状食品,也没有生产日期。
在南宁市兴宁区四塘新兴街上,离四塘小学不到200米的一家小卖部主要销售针对学生的5角钱食品。在该店,过期时间长达半年的食品仍在销售,比如,标称为灵川县曾记食品厂生产的32克香辣酒鬼方便食品(湘味面粉熟食),生产日期为2011年1月17日,早已超过180天的保质期。
质监部门表示,没有生产日期或者没有生产厂家、地址的食品存在严重食品安全隐患。
问题食品为何售卖成风?
利用各种噱头吸引学生购买,是小食品促销的主要手段。“这个5角钱的麻辣卖得最好,马上要断货了。”四塘小学附近一个小卖部的老板指着一袋麻辣食品对记者说。记者拿起来仔细一看,标称“田老五”牌的28克热狗肠湘味面粉熟食,整个包装上没有生产厂家名称及地址。
该店的老板告诉记者,这些食品都是从南宁进的货,“反正吃不死人,价格又很合适,小学生每天几毛钱图个快活。只要东西吃着有点味道,他们就很喜欢。”
“孩子们都还小,不懂事,缺乏基本的食品辨别能力,他们哪里懂得去看什么生产日期和QS标志?只要有的吃,孩子们就一窝蜂买去了。”一位学生家长李先生说,这些小卖部根本不存在开发票这一说,孩子吃坏了肚子还找不着小卖部什么责任。
- 1. 中小学校周边食品安全该如何保障?
-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