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搜索
首页 > 健康快讯 > 曝光台 > 汤臣倍健辩解称 媒体纯属拉大旗当虎皮

汤臣倍健辩解称 媒体纯属拉大旗当虎皮

字号:T|T
www.263h.com发表时间:2012-04-06来源:投资快递浏览: 编辑:Jerry
编者按】受螺旋藻产品涉嫌铅含量超标消息影响,汤臣倍健昨日复牌后逼近跌停,仅一天就损失市值超过了10亿元。螺旋藻产品涉嫌铅含量超标,这对于相关企业来说不啻于是一次致命的打击。

伤不起的是品牌 补不回的是人心

受螺旋藻产品涉嫌铅含量超标消息影响,汤臣倍健昨日复牌后逼近跌停,仅一天就损失市值超过了10亿元。螺旋藻产品涉嫌铅含量超标,这对于相关企业来说不啻于是一次致命的打击。尽管从收入占比来看,螺旋藻并不是汤臣倍健的核心业务,但作为一家保健品公司,安全性是第一原则,消费市场也早已习惯将同一品牌的所有产品关联起来考虑。汤臣倍健此次澄清,看似言之凿凿,但伤不起的是消费者心中建立起来的品牌形象,以及股民对公司管理经营的信任。

网上再现螺旋藻片监测报告1.4mg/kg

正当汤臣倍健为其螺旋藻片的铅含量含糊其辞的时候,网络上再次出现了一份署名为“广西壮族自治区食品药品检验所”,签发日期为2012年3月19日的汤臣倍健螺旋藻产品检验报告。在这份由“珠海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申请检验的报告中,检验机构给出的汤臣倍健螺旋藻产品铅含量的水平是1.4mg/kg,高出投资快报昨日公布的独立检测结果0.54mg/kg足足一倍多。尽管如此,该报告给出的铅含量参考标准规定是2mg/kg,因此最终结论属于“合格”。

投资快报认为,尽管上述检测报告的真实性尚待核实,不过如果从汤臣倍健事件的来龙去脉进行推断,显然1.4mg/kg的水平具备一定的可信性。首先,从最初的新华社报道来看,其最初的检测结论是“铅超标100%”,也就是说即便按0.5mg/kg的铅含量标准来看,其实际的铅含量检测结果应该是高于1mg/kg。另一方面,汤臣倍健以及药监局至今未向外界正式公布其螺旋藻片的铅含量检测报告。如果最终的检测数字真的小于1mg/kg,那岂不是马上就可以对新华社的报道进行证伪?那又为何迟迟不予公布?

公司辩解:纯属拉大旗当虎皮

对于日前投资快报的有力报道,汤臣倍健昨日借助相关媒体信誓旦旦地给予了否认,只是其论据仍像此前一样空洞乏力。唯一的“进步”就是告诉了消费者,他们用的铅限量“国家标准”是2.0mg/kg。而此前不管是在药监局的公告还是公司的澄清说明,对于该限量标准,汤臣倍健均是含糊带过,从来不提具体数据。显然,这只是又一次拿过时的“国家标准”来作挡箭牌而已。对于消费者最为关心的产品具体含铅水平,以及公司将如何应对股价暴跌的后续措施,汤臣倍健发言人仍然是闭口不言。对于这种“耍太极”的功夫,本报表示难以接受。

按照国家标准和卫生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确定的有关标准,以藻类为唯一原料辅以少量辅料组方的产品,其铅指标限量为2.0mg/kg;不以藻类为唯一原料组方的产品,其铅指标限量为0.5mg/kg。但国标中还规定,除胶囊、固体饮品外,一般食品中重金属铅含量不得超过0.5mg/kg。而本次曝光的汤臣倍健牌螺旋藻片既非胶囊、也非固体饮料,而是片剂。既然如此,汤臣倍健为何不用较严格的0.5mg/kg标准?既然一直用2.0mg/kg的标准进行检测,公司为何又在此前的声明中对此遮遮掩掩?

本文导航
  • 1. 汤臣倍健辩解称 媒体纯属拉大旗当虎皮
凡未标明263h原创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您对该信息有何疑问,请直接联系编辑QQ296312(同时接受各类形式的稿件投稿)
相关阅读
本文关键词: 保健品 螺旋藻 汤臣倍健
返回网站首页 我要打印此文 推荐给朋友 收藏此文章
[重要]本文仅供参考,详情请遵医嘱或咨询医师
  • 信产部ICP备案:京ICP备15063272号-2网站公安机关备案号: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05393号 Copyright © 2009 - 2016 263健康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