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铅含量是2mg/kg还是0.5mg/kg合适的标准之争,投资快报认为,这属于国家监管部门的标准设定问题。但是,如果考虑到美国企业执行的0.2mg/kg标准(详见有关媒体昨日《螺旋藻国际标准引争议 监管尺度被指放松》的报道),我们不禁为中国人的健康水平捏一把汗。特别是考虑到公司的螺旋藻产品从原料到成品价格增值超过20倍,我们也不禁为花高价买螺旋藻片的消费者感到悲哀:消费者付出与国际水平相近的价格,得到的却是一个具备中国特色的“企业标准”。这难道是合理的吗?公司在大赚特赚的时候,是否应该考虑一下改进生产工艺,让中国的消费者也可以享受到美国消费者的同等待遇,以示对社会负责?
事件损失:失去的不仅是收入
当然,如果从营业收入的占比来看,汤臣倍健的核心业务是蛋白质以及补钙类产品,螺旋藻片只是公司很小的一块业务。就算铅超标,对公司的利润影响不是很大。从公司各年度的财务报告来看,螺旋藻产品所属的草木植物健康产品收入比例,在2010年和2011年分别为2415万元和3442万元,占整体收入的7.01%和5.25%。汤臣倍健2011年年报显示,其“草本植物健康系列”(含螺旋藻及其他类产品)的毛利率达到了64%,一年的毛利超过了2200万元。综上考虑,公司2012年预计螺旋藻产品的相关净利润损失大约在5%——10%左右。
只是对一家上市的保健品公司而言,螺旋藻片铅超标,最大的影响肯定是公司的品牌。之前无数的事实也告诉我们,食品安全卫生是一个很敏感的问题,一旦出现了问题,消费者很难对你重塑信心。对一家保健品公司,安全性是其第一原则,一旦某个产品出现了问题,消费者习惯的是将其品牌下的所有产品关联考虑,这对汤臣倍健来说是致命的。
相对于收入影响的滞后,公司股价的变动显然更能及时反映公众对公司的看法。昨日汤臣倍健几近跌停,报收51.58元,公司市值一天就蒸发掉了10.47亿元。考虑到目前公司的动态市盈率还是高达60.5,其后市走势难言乐观。交易所公开信息显示,昨日卖出的前五大席位中,买一和买四席位均为机构专用,合计抛售了5923.18万元。
Wind统计显示,2011年末持有汤臣倍健的基金多达32只,合计持有886.06万股。而前十大流通股中,基金就占据了半壁江山。其中两只兴全系基金合计持有汤臣倍健247万股,此外持股较多的还有富国旗下的汉兴封闭基金、华安宏利股票,分别持有132.55万股、100万股。不过据兴业基金内部人士透露,公司在今年一季度已经大规模减持了汤臣倍健,具体的退出情况等公司一季报出来的时候就会看到,公司旗下基金应该不在十大流通股股东行列了。投资快报记者询问其减持理由,得到的答复是“公司股价相对较高,需要兑现利润”。
- 2. 汤臣倍健辩解称 媒体纯属拉大旗当虎皮
-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