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搜索
首页 > 健康快讯 > 曝光台 > 双汇雨润瘦肉精“流毒”难消

双汇雨润瘦肉精“流毒”难消

字号:T|T
www.263h.com发表时间:2012-03-15来源:时代周刊浏览: 编辑:Jerry
编者按】2011年的瘦肉精风波虽早已平息,但仍让人心有余悸。双汇走了,雨润又来了。国内两家大型肉制品企业先后陷入瘦肉精丑闻泥潭。

2011年的“瘦肉精”风波虽早已平息,但仍让人心有余悸。“双汇走了,雨润又来了。”国内两家大型肉制品企业先后陷入“瘦肉精”丑闻泥潭。

瘦肉精作为一类化学用品,是指能够促进瘦肉生长的药物添加剂。任何能够促进瘦肉生长、抑制肥肉生长的物质都可以叫做“瘦肉精”,包括盐酸克伦特罗、莱克多巴胺和沙丁胺醇等十几种物质。

瘦肉精是肾上腺素类神经兴奋剂,属β-兴奋剂类激素,会严重危害畜牧业健康发展和畜产品安全。曾经作为药物用于医学治疗,但因其具有危险的副作用,各国开放使用标准不一。

1997年,中国农业部就发文明令禁止瘦肉精在饲料和畜牧生产中使用,对于违规生产与销售瘦肉精的,将以非法经营罪追究刑事责任。2009年12月9日,商务部也开始禁止进出口莱克多巴胺和盐酸莱克多巴胺。

然而,即便有国家的明令禁止,但“瘦肉精”依然在民间大肆存在。不完全统计,1998年以来,我国相继发生19起瘦肉精中毒事件,中毒人数达1700多人。

去年3·15央视曝光,肉食品行业巨头双汇在食品生产中使用瘦肉精猪肉。此消息犹如一枚重磅炸弹,迅速波及全国。

随后,中国开展了为期一年的瘦肉精专项整治行动,侦破瘦肉精案件125起,抓获犯罪嫌疑人980余人,查处涉案企业30余家,缴获瘦肉精成品2.5吨等,瘦肉精地下非法生产销售的网络已基本全部摧毁。

双汇身陷瘦肉精风波

2011年3月15日,必然成为双汇集团最难以忘记的日子。一向宣称“十八道检验、十八个放心”的双汇集团,竟然没有检测出含有“瘦肉精”的猪肉。

当日,央视报道,河南孟州等地养猪场采用违禁动物药品“瘦肉精”饲养猪肉,济源双汇正是其生猪收购企业之一。济源双汇是双汇集团旗下子公司之一,以生猪屠宰加工为主,有独立的连锁店和加盟店。

消息一出,旋即引起轩然大波。农业部、商务部第一时间责成河南部门严肃查办,并立即派出督察组赶赴河南督导查处工作。与此同时,部分商超开始下架双汇产品。

次日,报道中涉及的16家生猪养殖场,涉嫌使用“瘦肉精”的生猪及134吨猪肉制品全部封存。相关部门继续深入各地全面彻查。

同日,双汇发表紧急声明,就瘦肉精事件做出回应,承认事件属实,并表示歉意。不过,却推脱为瘦肉精事件系子公司所为。第二天,再次发表声明,责令济源双汇召回市场上所有流通产品,并对相关负责人进行了免职。

与此同时,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联合各个部门组成联合工作组赶赴河南督导查处此次事件。3月30日,在经过近半个月的排查确认后,农业部首次对河南生猪“瘦肉精”事件作出表态,称此次“瘦肉精”案件是少数人有意为之,违法使用瘦肉精只是个别现象。

3月31日,双汇集团召开“万人大会”,双汇董事长、71岁的万隆鞠躬道歉,并公布了该事件对双汇集团造成的影响:3月15日,双汇发展(000895)便跌停,市值蒸发103亿元。销售额大幅下降,检测费将增加3亿多元,品牌美誉度也受到巨大伤害。

本文导航
  • 1. 双汇雨润瘦肉精“流毒”难消
凡未标明263h原创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您对该信息有何疑问,请直接联系编辑QQ296312(同时接受各类形式的稿件投稿)
相关阅读
返回网站首页 我要打印此文 推荐给朋友 收藏此文章
[重要]本文仅供参考,详情请遵医嘱或咨询医师
  • 信产部ICP备案:京ICP备15063272号-2网站公安机关备案号: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05393号 Copyright © 2009 - 2016 263健康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