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搜索
首页 > 健康快讯 > 医药广角 > 《精神卫生法》实施 自愿原则防止“被精神病”

《精神卫生法》实施 自愿原则防止“被精神病”

字号:T|T
www.263h.com发表时间:2013-05-02来源:齐鲁网浏览: 编辑:Jerry
编者按】我国《精神卫生法》立法从1985年启动,到2012年终获通过,历经了曲折的27年。今年5月1日起,《精神卫生法》实施,明确了非自愿医疗、医患双方职责、司法救济等标准和程序等。专业人士称,该法有效填补了我国精神卫生领域的法律空白,为加强全社会对精神障碍患者的关注打了一剂强心针。

《精神卫生法》实施 自愿原则防止“被精神病”

住院治疗须由患方签“同意书”

以往在强制治疗过程中出现过“被精神病”的案例,所以《精神卫生法》第30条规定:“精神障碍的住院治疗实行自愿原则。”同时,也明确了非自愿住院治疗的条件:诊断结论、病情评估表明,就诊者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有伤害自身或者危害他人安全的行为或危险,应当对其实施住院治疗。

“全面体现自愿原则,真正从社会角度尊重精神病患者,是最大的亮点。”山东省精神卫生中心医教科副主任乔冬冬表示,目前国家出针对特殊病种的专门法律并不多,但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出台《精神卫生法》是水到渠成的过程。

据了解,我国各类精神疾病患者人数已经过亿,重性精神病患人数超过1600万。因此,对“自愿入院”的强调,将为患者带来更多人文关怀,防止“被精神病”情况的发生。

目前,精神疾病患者住院要遵从严格的流程规定。“精神科执业医师要亲自检查患者,确保获得最准确的第一手资料,并将检查结果作为诊断的最主要依据。既往病史可作为参考信息,但绝不能作为惟一证据。”乔冬冬提到,无论是自愿入院的患者,还是无法自行作出判断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如需要住院治疗,医疗机构都应当出具《入院通知书》,并由患者本人或监护人签署《入院同意书》,才能办理入院手续。

对于疑似精神障碍患者,医疗机构应当组织二名以上精神科执业医师在72小时内对其精神状态进行检查评估,需要紧急入院观察时,“通知书”和“同意书”同样一个都不能少。

“这在很大程度上规范了医生诊疗过程和入院手续,杜绝强制入院。”乔冬冬说,全力保证家属的知情权和选择权,是此次立法的一大突破。

本文导航
  • 1. 《精神卫生法》实施 自愿原则防止“被精神病”
凡未标明263h原创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您对该信息有何疑问,请直接联系编辑QQ296312(同时接受各类形式的稿件投稿)
相关阅读
返回网站首页 我要打印此文 推荐给朋友 收藏此文章
[重要]本文仅供参考,详情请遵医嘱或咨询医师
  • 信产部ICP备案:京ICP备15063272号-2网站公安机关备案号: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05393号 Copyright © 2009 - 2016 263健康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