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末,人民日报经济社会部主编、高级记者白剑峰,在杭州,与读者分享剖析了中国式医患关系,他以罕有的深度和广度,为大家呈现中国目前所有的医患纠结——天价药到小处方,医闹到医改,血溅白衣到生死急救……
记者现场发现,在诸多浙江人文大讲堂的忠实听众中,也有不少医务工作者,他们有卫生行业管理者,有医生,也有护士。白剑峰的独到观点和分析,引起听众鼓掌不断。
和婚姻关系相似
重在信任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叫《中国式医患关系》。说起中国式,大家自然会想到中国式结婚、中国式离婚。其实,医患关系和婚姻关系很相似,都是人世间最值得信任的关系。
人生是短暂的。每个人的生命都是从自己的哭声中开始,又在别人的哭声中结束。有人说,人生最痛苦的是人死了,钱还在;也有人说,人生最痛苦的是人活着,钱没了;我认为,人生最痛苦的事是:人活着,钱也在,但是健康没了。
人的一生,从摇篮到坟墓,谁也离不开医生。人出生时,见到的第一个人不是父母,而是医生;人临终前,见到的最后一个人也不是亲人,而是医生。
但是,生活经验告诉我们,越是亲密的关系,越容易受伤。爱有多深,恨有多深。爱有几分,恨有几分。医患关系也是如此。当一个人生病的时候,他把医生当成了亲人,假如医生冷若冰霜,见利忘义,病人能不恨医生吗?
医患频发冲突
两者都受伤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医患关系已经成为最暴力、最血腥的关系。
近年来,医患暴力冲突频频发生,“小概率事件”逐渐演变成“大概率事件”,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忧虑。
2012年3月,不满18岁的李梦南和爷爷到哈医大一院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就诊过程中,医生看他结核病还没有好,就让他先到胸科医院治好结核病,再来治强直性脊柱炎。结果,孩子误解了医生。李梦南觉得受到歧视。下午4点,李梦南买了一把水果刀,回到医院风湿免疫科医生办公室,朝着正在写病历的实习医生王浩的颈部刺了一刀,王浩当场死亡,另有三名医生也受了伤。
更值得反思的是,王浩被刺后,有一家网站做了一次民意调查,在参与投票的6000多人中,4000多人竟然选择了高兴,占65%。
近年来,医患暴力冲突呈井喷式爆发。其实,医患冲突,是一场两败俱伤的对抗。
2010年8月,世界著名医学杂志《柳叶刀》发表文章——《中国医生:在威胁下生存》。文章称:中国医生的安全问题堪忧,他们经常成为医疗纠纷暴力事件的受害者。在中国,医生成了高危职业!
- 1. 医患关系应是信托关系 信任在先,托付在后
-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