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政协委员呼吁调整医疗服务价格,该市政协医疗卫生界以界别名义递交提案,希望尽快制定新增医疗服务价格。
前晚,北京市政协医疗卫生界以界别名义向大会递交提案,希望尽快调整北京市医疗服务价格,尽快制定新增医疗服务价格。
这份提案的执笔人之一、政协委员、友谊医院肝病中心主任贾继东介绍,北京市医疗服务价格目前执行的仍然是1999年制定的《北京市统一医疗服务收费标准》。现在的医疗服务价格过低,已经严重背离了价值规律,本应体现医护人员知识、劳动的医疗服务价格远远低于成本,成为导致“以药养医”弊端的重要原因。
此外,贾继东称,北京是全国医疗中心之一,医疗机构开展新技术新方法非常多。然而2010年以来,北京很少审批新医疗服务项目价格,至今已积累数百个项目,不仅严重影响了首都卫生事业的发展,也造成一些患者无法得到更加先进的治疗。
提案向市政府建议:应尽快调整北京市医疗服务价格,尽快制定新增医疗服务项目价格。建立医疗服务价格的定期调整和监督机制,根据北京市经济发展、物价变化及医保承受能力,定期(每3年左右)小幅度调整价格,以减少相应的社会风险。
调研数据
21医院医疗服务亏损34亿
2011年度,北京市卫生局牵头对21家市属医院开展的全成本核算数据显示,21家市属医院医疗服务项目总收益均呈严重的亏损状态。21家医院共开展标准医疗服务项目4192项,其中亏损项目2969项,占标准医疗服务项目总数70.83%,21家医院医疗服务项目合计亏损33.9亿元。
三级医院的普通门诊挂号费和诊疗费成本72.90元,仅能收费4.5元;住院患者平均每天的诊疗成本费为186.87元,而住院诊疗费实际仅收费7元;阑尾切除术成本1192.36元,收费标准仅234元,还维持着16年前的水平。
观点
医疗服务不调价医改无动力
政协委员、友谊医院心脏中心主任医师吴永全:一个阑尾炎手术,手术费200多元,至少需要医生、麻醉师、护士等五六个人一起工作几个小时;一次静脉注射,1元钱;打一针肌肉针,护理费只有5毛钱。这么低的定价,如何能体现医务人员的技术能力和劳动价值?医生得不到合理的酬劳,没有积极性,甚至靠过度检查、过度用药治疗来维持收入,医改如何持续?
至今,北京已有6家三甲医院启动了以“医药分开”为核心的公立医院改革。但“医药分开”,主要是一种筹资形式或政府补偿形式的改革,取消以前药品15%的政策性加成,平移到医事服务费。同时,为不增加患者负担,普通门诊的医事服务费由医保报销。这样一种改革,需要财政增加一定投入,如果今后公立医院的改革扩大到全市,政府是否还能够负担得起?如果政府不能完全负担,我们是否可以通过将医疗服务费上调到一个合理的价位,引导医院内部形成靠医疗服务,而不是靠“药或检查”挣钱的合理运行机制。
- 1. 北京政协医卫代表要求提高医疗费
-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