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故事
就诊遭拒无奈隐瞒病情
因术前被查出携带艾滋病病毒,天津25岁的肺癌患者小峰(化名)在求医时屡次遭拒。
根据媒体报道,此前小峰住在天津市肿瘤医院,术前检查出HIV呈阳性,医生让他转到其他医院手术。被肿瘤医院拒收后,小峰辗转到了北京地坛医院。在北京地坛医院,小峰又被告知,虽然可以收治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但由于该院胸外科正在建设中,不具备做肺癌手术的能力,所以按照《艾滋病管理条例》中“属地管理的原则”和“首诊负责制”的要求,医生建议他求助天津市卫生防疫部门,再作进一步的协调。
小峰回到天津后,又找到了第三家医院,想到坦白病情必定遭拒,无奈之下,在入院上交病历时,小峰将肿瘤医院HIV呈阳性的检测结果覆盖后复印上交,逃避血检。11月12日,小峰在天津市一所三甲医院顺利进行了手术。此事经微博爆出之后,在社会上引起了关于艾滋病病毒携带者就医问题的热烈讨论。
“这也是很多艾滋病病毒感染者都会遇到的普遍现象。”一位抗艾关怀民间组织的相关负责人向记者介绍,很多非定点医院通过治疗(手术)前检测等渠道,了解到就诊者是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后,会用很多理由,拒绝收治。
据了解,目前我国有2800余家艾滋病定点医疗机构,多数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身体疾病,通常都会在定点医院解决。而按照相关规定,艾滋病病人抗病毒治疗应该在定点医疗机构进行,而治疗其他身体疾病可以到任何一家医疗机构。
医生故事
职业暴露引发“心力交瘁”
日前,北京地坛医院骨科主任张强拿到一张他本人的检测报告,上面清晰地写着:HIV阴性。两个月前,他在为一位艾滋病病人进行手术时发生职业暴露。
这两个月,在可能“被感染”的心理压力和繁忙的工作压力下,张强仍然坚持每周3天出门诊,每天7时到医院,开始一天的查房、出诊、手术,并完成了50多台手术,其中有5台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手术。但不同的是,每天早晚,他都会在闹铃提醒下服药。
事发当晚,北京地坛医院感染中心的医生为张强进行了职业暴露评估,嘱咐张强每天早晚9时各一次准时服药,进行干预。随之而来的严重药物副作用让他心力交瘁。腹泻、皮疹、乏力、视物不清、头晕……“强脊柱”(张强的微博网络名)的粉丝发现,一向在网上十分活跃的“强脊柱”沉寂了十几天。10月9日,“强脊柱”终于开始重新回答网友关于骨科的种种提问,同时他对预防用药的副作用和自己的工作状态进行了这样的记录:“昨天又有一台HIV手术,病人严重骨质疏松,手术很不顺利,内固定失败,只有用最传统的方法固定,折腾了3个多小时。平时1个小时就应该做好了,药物所致的干呕还是有的,疲乏无力,像是感冒。今天要去医学会汇报人工关节临床应用情况,坚持吧!”
10月16日,“强脊柱”写道:“医生的奉献,踏入这个行业就是必然的,今天又有一位HIV骨折的患者要手术,做就是医生的风险,不做就是患者终生的残疾。在中国有一群这样的医生,并不被大家所知道。9点还得吃药。”
11月22日,看到小峰事件的张强医生发微博称,“对患者的遭遇感到同情,对医生的处境也表示理解”。
- 1. 艾滋病病人求医遭拒是社会之痛
-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