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医院乱象调查咨询医生
原来你在网上咨询的那些很厉害的专业医生是没有上过一天医学课的大二学生冒充
他们拉来一个病人可以赚15块钱遇到他们不懂的病情
这些网上导医们说,可以问度娘
正是因为投诉人针对民营医院“小病看大,没病看有”的状况,本报记者耗时1个月卧底民营医院,揭开这些民营医院背后的秘密。
通过电话预约了面试后,7月29日上午,新快报记者来到位于广东江门市江华一路62号的江门同济医院,负责面试的是分别被医院工作人员称为“陈总”和“黄主任”两人。记者向两人简述了自己的学历背景和应聘意愿:工商管理专业毕业,从未接触过医学,曾做过保健品销售,因羡慕医院的高收入,想来工作。在咨询了记者对电脑和网络的使用水平后,陈总同意记者在后勤部负责网络营销工作。
谈话中,记者说自己想通过学习最终成为一名男科坐诊医生,被陈总和黄主任以“没有从业资格证”为由婉拒。
黄主任说:“最近几年查得很严,没有资格证不能坐诊,不然,搞出人命就麻烦了;前些年是有这种情况,一些人没学过医,被我们慢慢带起来,后来也能坐诊,做手术。”
学生当上网络咨询医生
记者进入后勤部后,同事“阿娟”简单介绍了工作内容:通过医院网站为男科、妇科病患做咨询工作,目的是尽力劝说他们来医院做检查。
阿娟对记者说,医院的宣传靠两种,一是各种靠人工向外发放的宣传册,另一种就是网络咨询。所谓网络咨询,就是病患通过医院网站上的“专家QQ”链接,简陈症状,咨询病情。记者的工作,就是这里的“专家”。
记者上网发现,“百度百科”对于网络咨询医生做出了如下解释:“网络咨询的最高境界是把没有就诊欲望的患者变成就诊欲望强烈的患者,把想就近治疗的患者通过“推销”本院的品牌(专家,技术,环境,疗效)之后促使其来院根治。”
记者卧底的这个月中,记者了解到,阿娟今年21岁,在广东某电大二年级读平面设计专业,6月份才来医院工作,主要负责设计宣传册,“因为太闲了”,院方让她兼做网络咨询,其实就是“吸引病人”,一个人提成十五块。在此之前,她从未接触过医学。
阿娟拿出抽屉里的一个笔记本,上面写着一些医学名词。“我是一边学习知识一边做咨询的,这些都是我在网上查的资料,还有问别的医生。”她笑着说。记者问她:“病人咨询的问题,你不怕回答错了?”阿娟说:“不怕,我可以百度。他们问的大部分问题,百度上都有答案的。”
做咨询最初,阿娟先去广州、中山等等几个医院的网站,假装成病人去咨询那些网站上的专家,“问各种问题,看看人家是怎么回答,慢慢就学会了,然后再来回答别人”,阿娟建议记者也用这个办法去学。
七月份,阿娟已经预约了13个,她给自己定的目标是30个。“想做出点业绩来”,给老板看。“过了暑假我还得回去上课”,阿娟说,“继续学设计。”
- 1. 记者卧底民营医院1个月 曝光医院营销手段
- 2. 民营医院营销手段曝光
-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