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消 “道地”标注是与时俱进还是一种错误
周洵说,道地药材是我国传统优质中药材的代名词,指在特定的生态环境和土壤气候等各因素的综合作用下所形成的产地适宜、品种优良、炮制讲究、疗效突出、带有地域特点的药材。
记者在巨鹿县采访时,一位业内人士表示:“《药典》规定金银花正品是忍冬的干燥花蕾,而忍冬是一种藤状植物。如果严格执行药典的规定,(巨鹿产)灌木状金银花不能算道地药材。”
小编推荐:尚雯婕大尺度全裸造型引争议 网友:霸气侧露
但这种说法马上遭到另一位业内人士的反驳:“那是老祖宗遗留下来的,古代科技不发达,不知道金银花有效成分是什么。现在科学已经证明灌木状金银花有效成分不比藤状金银花差,《药典》应与时俱进,修改相应规定。”他同时举例,新版《药典》已取消道地药材和中药材产地标注,就是与时俱进的做法。
“你一提这事我就有意见。”这位刚说完,又一位业内人士反驳,“道地是中药材的灵魂,像四川的贝母(川贝)、昭通的天麻、陇西的当归,就是品质的象征。《药典》取消药材道地标注,我觉得是很大的错误。”
在记者的采访中,类似争论不绝于耳。周洵说,一些老中医在处方笺上,喜欢在药名前标有“川”、“云”、“广”等产地,显示自己对道地药材的信任。但现在随着业内对药材产地的争论,这样的情况越来越少。
一种观点认为,中药材以及后续饮片质量均与药材产地密切相关,如地黄中的梓醇含量,河南武陟产的含量为0.81%,浙江仙居产的为0.001%,差距达800倍,如不严格标注产地,会让中药材市场鱼目混珠。再比如,市场上的天麻均打着云南昭通小草坝天麻品牌,而真正小草坝天麻所占比例不到10%。标识混乱造成产地模糊,为中药材市场买卖中以次充好、以假乱真的不法行为带来空间。
另一种观点则认为,自古以来,中药材道地产区就是变化的。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大量中药材可人工培植,进而催生很多新产区。有的原道地药材产区因各种原因逐渐衰退而被新产区所替代。像定西的党参、巨鹿的金银花、新疆的枸杞以及阿坝的瓦布贝母等,虽然不是传统道地,但在业内很有名气。如果过于苛求产地标识,不利于中药材行业发展。
- 1. 中药材为何不道地了
- 2. 取消 “道地”标注是与时俱进还是一种错误
-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