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搜索
首页 > 健康快讯 > 医药广角 > 罗氏制药说明被指缺诚信

罗氏制药说明被指缺诚信

字号:T|T
www.263h.com发表时间:2012-07-17来源:国际金融报浏览: 编辑:Jerry
编者按】罗氏公司可能是因为对这个患者援助项目还没有进行完全的评估,所以不愿意将收集到的不良反应报告向监管部门上报。不过,这也正是该公司做得不规范之处。

近日,英国的一项调查将瑞士知名药企罗氏制药推上了风口浪尖。7月15日晚,国家药监局对外通报,正在密切关注发生在美国的罗氏公司瞒报事件进展情况,已约谈了罗氏(中国)公司安全官,责成罗氏(中国)公司报告该事件的评价结果。并向世界卫生组织和英国、美国药监机构了解有关情况,希望及时通报该事件的调查结果。同时加强对罗氏公司在中国销售的相关品种的不良反应监测。为再次稳定民心,通报再次强调,该事件涉及的药品在我国不良反应监测中尚未发现异常报告。

这是罗氏被查出隐瞒不良反应报告后国家药监局第二次“未发现异常”的表态。但是,罗氏在中国销售的药品数量、使用人群、不良反应报告后续情况,至今没有任何信息。

6.5万份不良反应报告、1.5万份死亡病例报告,这些原本应该及时上报监管部门的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却在罗氏公司被封存了15年。

迫于舆论压力,7月11日,罗氏制药在官网上发布《关于罗氏在美国患者援助项目中不良事件漏报情况说明》,说明将未上报的不良反应报告定义为“漏报”,而不是外界所说的瞒报,并坚称“没有发现罗氏产品出现安全问题”。对于外界最为关心的,为何罗氏能将8万例不良反应报告封存起来而不上报监管部门,这些不良反应病例和牵涉其中的药品之间是否有关系等问题,罗氏至今含糊其辞,没有给出进一步的说明。

按照这份说明,罗氏公司已向卫生监督管理机构提供了未经评估潜在不良事件的初步分析,并正在进行最终的数据确认。但这些数据的最终确认可能还要再等5个月,预计将于今年12月前完成与这些项目有关的所有工作。

记者在与国内一家制药公司的企业高管聊天中得知,国际制药公司都有一套完备的药物不良反应监测体系,尤其是欧美国家对药物不良反应的上报工作十分严格规范。“一旦出现问题,后果很严重,不知罗氏为何能成为‘漏网之鱼’。”该人士表示,此次未能上报的病例来自美国患者援助项目,作为公益项目,就不该出现差错。而罗氏公司对于这个公益项目也是遮遮掩掩,包括该项目开展了多少年,有多少患者参与了该项目,通过这个项目罗氏公司提供了多少药品等。

为此,在国家卫生部全国合理用药监测网专家孙忠实看来,罗氏公司可能是因为对这个患者援助项目还没有进行完全的评估,所以不愿意将收集到的不良反应报告向监管部门上报。不过,这也正是该公司做得不规范之处。

孙忠实同时表示,仅从目前公开的信息看,外界也无需为1.5万份死亡报告而恐慌,因为还没有证据表明这些死亡病例与药物有直接关系,但这也给国内外企业敲响了警钟。根据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的要求,新药上市3年就要做一次评估,再过4年,又要进行一次评估。

本文导航
  • 1. 罗氏制药说明被指缺诚信
凡未标明263h原创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您对该信息有何疑问,请直接联系编辑QQ296312(同时接受各类形式的稿件投稿)
相关阅读
返回网站首页 我要打印此文 推荐给朋友 收藏此文章
[重要]本文仅供参考,详情请遵医嘱或咨询医师
  • 信产部ICP备案:京ICP备15063272号-2网站公安机关备案号: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05393号 Copyright © 2009 - 2016 263健康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