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1日,卫生部部长陈竺在上海出席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治策略研讨会时表示,将通过深化医改为控烟助力,逐步把戒烟咨询和药物纳入基本医保,基本药物目录也将添加相关药品。
连日来,要不要“将戒烟药物纳入医保”的话题引起了人们广泛关注。赞同者认为,吸烟对国民危害极大,此举有利于降低烟草流行;反对者认为,用参保人的钱为烟民戒烟埋单,有损公平。
烟草依赖也是一种病
首都医科大学肺癌诊疗中心主任支修益教授指出,烟草依赖是一种慢性高复发性疾病。1998年,世界卫生组织已将其作为一种疾病列入国际疾病分类,并明确,吸烟为尼古丁依赖性疾病,属于依赖性行为疾病。医生帮助吸烟者戒烟,实际是一个治疗疾病的过程。
多年来,支修益一直积极倡导医生帮助患者戒烟,近两年又与数十位专家一起联名致信国家医保中心,倡议将戒烟药物纳入医保报销范围。他说,吸烟是目前人类健康面临的最大威胁,也是医生面对的最大的、可干预的致病因素。尼古丁重度依赖者靠自身毅力戒烟几乎做不到,需要医生的专业指导与规范治疗。
支修益表示,尼古丁成瘾性不亚于海洛因、可卡因。与吸食毒品一样,吸烟者对吸烟也存在着生理依赖和心理依赖问题,戒烟者复吸率极高。有统计数据显示,没有专业指导与药物,吸烟者仅凭意志力戒烟,只有3%的人能保持一年以上不复吸。
在戒烟门诊,一个完整的戒烟疗程约为3个月,每个月的药费约为700元,患者接受一个完整治疗周期需要至少2100元。支修益说,将戒烟咨询和戒烟药物纳入基本医保,可促使更多的吸烟者寻求专业医生帮助,增加戒烟成功率。
“医保戒烟”比“医保治慢病”更划算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国家控烟办公室副主任姜垣研究员介绍,目前欧美及亚太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将烟草依赖作为一个独立的疾病,并将戒烟药物纳入医保报销目录。如澳大利亚、爱尔兰、英国、日本、比利时、西班牙、加拿大、美国、韩国、法国等,我国台湾地区也已将戒烟药物纳入医保报销目录。实践表明,将戒烟服务作为公共补偿的一部分,对降低与烟草相关疾病负担能起到积极作用。
研究表明,在各种慢性病危险因素中,吸烟名列第一。在导致肺癌、冠心病等疾病发生和死亡的作用中,吸烟因素超过了高血压和高血脂。而通过减少吸烟控制慢性病,其成本效益优于降低血压、血脂。戒烟的疗程为12周,所需费用仅为降血压费用的1/4、降脂费用的1/25。
姜垣说,我国是烟草危害最严重的国家,每年归因于吸烟的死亡人数已达120万人,即平均每天330人,超过艾滋病、结核病、交通事故致死人数的总和,其所导致的各种慢性病残疾人数巨大,疾病负担沉重。目前,不仅有3亿多人吸烟,而且有7亿多人被动吸烟。通过推行包括“医保戒烟”在内的综合控烟措施,减少烟草流行,防控慢性病,最具有成本效益。
姜垣认为,帮助吸烟者摆脱烟瘾,获益的不仅仅是吸烟者本人,其吸烟所殃及人群也可以从中受益,具有重大的公共卫生意义。仅就医保花费数额而言,“医保戒烟”也远比日后“医保治慢病”更为划算。
- 1. 戒烟药物该不该纳入医保
-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