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收入下降,医院总收入却不降反增,因为医疗服务价格有所提高,增量基本由医保消化
■并非所有零差率售药的公立医院都能实现增长。桐乡酝酿对无法摆脱亏损的医院“财政兜底”
■零差率售药可能影响医务人员收入,应采取更合理的绩效考核,确保医务人员收入合理增长
看病贵,很大程度是药品价格虚高。浙江从去年年底开始,在嘉兴桐乡、温州乐清等6个县(市)启动了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其中,桐乡市第一人民医院不仅对全部药品实行零差率销售,还同步调整了医疗服务收费价格标准。这场旨在打破“以药养医”机制、改变公立医院依赖药品收入维持运转局面的改革进展如何?记者日前走进嘉兴探个究竟。
“一减一调一补”
目前,各地大多数医院都是在药品统一招标后,再进行价格加成。加成部分,用来维持医院的正常运行,此即通常所说的“以药养医”。
桐乡市卫生局党办主任曹伟兴介绍,桐乡市一医的主要做法可以归纳为 “一减一调一补”:一减即对全部药品(中药饮片除外)按实际进价零差率销售,降低药价;一调,就是与医保、卫生、财政政策同步,适当增加手术费、治疗费、护理费、诊查费(或增设药事服务费)、床位费等;一补,就是由政府对公立医院进行合理的财政补贴。
经浙江省物价局批准,桐乡市级医院已增设门诊诊查费:将挂号费、诊查和药事服务三项合并实行打包收费,标准为10元/人次(住院诊查费标准为15元/日)。同时,其它各类服务费用也略有上调。
财政如何补?一是维持每年原有的投入规模,不做减法。二是对所有离退人员费用实行“全包”:2011年,桐乡市公立医院离退人员的生活补贴、各类福利人均为36500元,财政只补贴4000元,今年则改由财政全额负担。三是对公立医院因基本建设等形成的历史债务,建立以财政保障为主的多渠道化解机制。目前,该市所有公立医院的历史债务高达4—5亿元。
- 1. 这家医院如何甩掉“以药养医”
-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