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除以药补医机制的一个关键环节就是理顺医疗服务价格,使医护人员的劳动获得合理补偿。然而,这正是许多地区面临的难点。
陈竺说,新农合是由卫生部门来负责管理的,同时也是县医院的主要收入来源,这就是为什么要选择县医院作为改革突破口的原因之一,因为卫生部门可利用医保的力量来加以管控,促进其公益性回归。新农合筹资水平在提升,就要考虑如何利用政府投入的增量,做好县医院改革的文章。
15%的药品加成是计入医院收入的,加成政策又在鼓励医院多用药、用贵药。卫生部门在管着新农合,但后者其实也在很尴尬地为虚高的药价和15%的加成报销。面对这种尴尬,陈竺说,我们为什么不能利用医保去改革以药补医呢?我们是不是可以不为加成报销了,而是合理地把护理费提上去,把手术费提上去,把诊疗费提上去,该设的药事服务费也要设起来,然后用医保更多地为医护技术劳务应有的价值报销呢?
至于该如何调整长期严重背离价值的医疗服务价格,陈竺认为可以由发改部门和卫生部门协商来做。比如先由省级物价部门规定可以提高哪些价格、提高到什么幅度,再由县级医院进行探索。原则是不能增加群众的就医负担,最多和改革以药补医前的情况持平。陈竺说,浙江省的做法很好,调价后增加的费用主要由医保基金支付,不仅没有增加群众负担,反而降低了他们的就医费用。既然要求今年新农合的报销比例有5个百分点的提升,那么为什么不让这个提升朝着有利于改革的方向发力呢?其实我们还可以非常聪明地去做这件事情,就是在取消药品加成的同时进一步改革支付制度,否则还是按项目付费,就会导致“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你取消“以药补医”,我就搞“大检查”。因此,一定要引入先进的支付制度,包括按病种付费、按人头付费、按服务单元付费等,并且要让这些先进的付费方式实现全覆盖,不留空当。在积累了两三年的基础数据以后,还可以设计更合理的总额预付制,比如年初先付给医院70%,随后分期支付,年终结算时如果医院有结余就奖励;如果超支了,而且是不合理的超支,下一年就要减少预付额度。
革除以药补医绝不是“孤军深入”。只有我们勇于首先改革自己,才能得到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的理解,才能得到兄弟部门的支持。医院收入总量不变,如果把药品采购价格压下来,医院增加的结余可以投入再发展,支持科研教学,改善医务人员待遇。
仅仅是取消15%的药品加成,并没有真正触动药品流通领域的利益链条。在保证不增加群众就医负担的前提下,只能小幅调整医疗技术服务价格,这样对医务人员的激励作用就会十分有限。
陈竺认为,取消15%的药品加成只是取消以药补医改革路线图的第一步,先让公立医院摆脱对药品收入的依赖。以前医院哪怕知道药价是不合理的,也是乐见其高,但取消加成政策以后,医院的行为马上就会转变,医院要控制成本,就会乐见药价低。当然,前提是必须承认医院的收入总额是合理的,只是结构不合理。接下来,我们才能够和有关部门联手对药品的中间环节下重手治理,因为这样做不会影响医院的收入。医院收入总量不变,如果把药品采购价格压下来,医院的结余就增加了。增加的钱干什么?用于投入再发展,设立人才基金,支持科研教学,改善医务人员待遇。就是要把中间环节的这些水分压出来,变成医院堂堂正正的收入,让医务人员有尊严地获得。
陈竺说,中间环节里的确有一部分进了医务人员的腰包,成为灰色收入,一些大案要是查出来,犯罪人就会身败名裂,机构也会背上骂名。这就是我们为什么必须要革除这个弊病,而且要快点改,因为它引起群众的强烈不满,引起医患关系的强烈扭曲,严重腐蚀我们的队伍。取消以药补医绝不是在和医务人员过不去,而是在从根本上保护这支队伍。
- 1. 推进医改绝不是孤军深入
- 2. 推进医改绝不是孤军深入
-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