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近来,有关艾滋病检测实名制引发热议。起因是,前不久广西壮族自治区艾滋病防治条例征求意见稿规定,广西艾滋病检测将采用实名制。
近来,有关艾滋病检测实名制引发热议。起因是,前不久广西壮族自治区艾滋病防治条例征求意见稿规定,广西艾滋病检测将采用实名制。而随着2月8日卫生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专家发表赞同观点,更将这场热议推向高潮。一种普遍的担心是,实名检测可能导致感染者感染信息暴露,使该人群更加躲避检测,艾滋病传播风险更为加剧。中国疾控中心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中心政策研究室主任吕繁研究员称,实名检测与保护隐私并不矛盾。实名检测是为了便于工作人员更好地服务于感染者,并保护与其密切接触者免受感染,而不是要使其感染信息公开化。
实名检测实际早已开始
目前,在国家艾滋病疫情报告数据库中,登记有约45万例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吕繁说,这其中约90%有真名实姓。没有真名实姓者,绝大多数出自早期匿名检测。
据介绍,尽管没有明文规定,但2004年以来,我国各地都在鼓励检测者使用实名。一些地区在检测操作时实际已经在使用实名制,这使国家出台的“四免一关怀”等政策及时惠及到广大的感染者。同时,艾滋病检测并没有因为倡导使用实名而减少。
统计数据显示,近年来全国艾滋病检测人数逐年增加,年检测总数较2004年、2005年成倍增加,2010年已增加到约6000万人次,2011年又增加到约8000万人次。
本文导航
- 1. 实名检测不意味着隐私公开
凡未标明263h原创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您对该信息有何疑问,请直接联系编辑QQ296312(同时接受各类形式的稿件投稿)
-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