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者和病人首先受益
吕繁指出,当前对关艾滋病检测实名制存在一些模糊概念需要予以澄清。艾滋病实名检测,绝不意味着公开感染者和病人的信息,也绝不是通过“牺牲”少数人利益来换取多数人利益。实名检测,直接受益的首先是感染者和病人。
据介绍,所谓实名检测,是指个人在检测过程中,向疾控机构提供身份证或个人姓名、联系电话、家庭住址等信息,以方便确认感染情况后与其联系。这种联系是工作人员与感染者之间的直接告知,进而对其进行健康教育、行为指导和病程观察与治疗服务等,实名信息只限于负责该工作的具体人员知道。
吕繁强调,无论是实行实名检测,还是匿名检测,感染者和病人的隐私权都依法受到法律保护。任何泄露感染信息行为均属于违法,应依法受到追究。随着艾滋病实名制检测等制度的推进,会强化感染者将感染情况对其配偶和有性关系者的告知。
全国疫情报告数据表明,性传播越来越上升为艾滋病主要传播途径。吕繁说,近年来在性传播感染中,有相当一部分是配偶间的传播。感染者配偶存在着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巨大风险。国家《艾滋病防治条例》规定,感染者有义务将感染情况告知配偶和有性关系者。而长期以来,这种告知实际很大程度上没能做到。通过实名制检测及时把感染情况告知感染者本人及其配偶、性伴侣,将有利于减少高危行为,使处在艾滋病感染高风险中的该人群得到有效保护,进而减少艾滋病传播。
需强化配套措施
“艾滋病检测实名制不是一个孤立的措施,国家法规和地方法规都在保护艾滋病病人和感染者合法权益方面有明确要求。但毕竟现实中对艾滋病歧视现象依然严重,实行艾滋病检测实名制,需要一系列配套措施跟进。”吕繁说,当前有关艾滋病检测实名制的热议,有助于促进该措施实施的规范化,也提示了其中许多待加强的关键环节。
吕繁认为,在实行艾滋病检测实名制的同时,要切实贯彻落实国家相关配套政策措施,强化相关法律监督与执法机制,保障感染者的合法权益。要层层培训相关工作人员,认真执行工作规范,严格执行保密工作原则,尊重感染者的隐私权。大力加强反对艾滋病歧视的宣传教育,让艾滋病病人和感染者享有宽松的生活环境,并勇于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广西艾滋病疫情报告在全国排名居前。在艾滋病疫情不严重地区是不是也需要实行艾滋病检测实名制?
吕繁说,总的来看,实行艾滋病检测实名制对国家整体艾滋病防控有利,也有利于国家搞清疫情、科学决策。但工作人员在执行上需要耐心,避免简单化,提高检测对象的可接受性,避免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
一个地区实行艾滋病检测实名制后,是不是意味着匿名检测将不被接受?吕繁说,这有赖于相关政策的规定和具体的情况,也与检测的具体目的有关。国外很多国家开展实名检测,也提供匿名检测服务。我国大力倡导有高危行为者及时进行检测,一些合理的需求不应该被拒绝。
- 2. 实名检测不意味着隐私公开
-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