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5日,《法制日报》视点版以《正规医院为何卖假药给癌症患者》为题,独家报道了黑龙江省伊春市一家肿瘤医院向癌症患者销售假药一事。报道刊出后,引起黑龙江省、伊春市相关部门高度重视。据最新消息,该案已由伊春市药监部门移交当地公安机关查处。
正规医院卖假药,在黑龙江省伊春市发生的这一事件,究竟是一个“偶然”,还是药品经销行业整体混乱下的“必然”?循着这一案件中所暴露出的漏洞,《法制日报》记者进一步展开了探究。
小编推荐:男人眼里的魅力女人的六种特质
层层失守致假药流入正规医院
一件药品,从生产商到药品批发、销售商,再到医院,其间需经过哪些程序?在每一道程序上,药品监督体系设计是如何来保证药品安全的?
陕西一家药品生产企业负责人田皓向《法制日报》记者做了详细分析:在药品生产环节,生产企业本身必须具备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组织机构代码证以及药品生产许可证,而生产的药品则必须要有药监部门发给的药品生产证明文件,即药品批准文号,生产出的药品还需有一份药监报告。当一件药品从生产企业流转到药品销售企业时,销售企业必须查验所述的各种证明,以保证从厂家出厂的药品安全。
“在流通环节,药品销售公司除了一个企业所应具备的‘三证’外,还应有一个药品经营许可证。当将从厂家进来的药品销往医院或药店时,必须出具上述厂家的所有证明及销售企业本身的各种证明。”田皓告诉记者,医院、药店在进货时核验药品的生产、销售资质证明,是确保药品安全的一个关键。
如果在每一个环节都按照这一套设计运行,假药将没有任何缝隙能够混入正规医院、药店销售。然而,事实却并非如此。在伊春假药事件中,医药公司和药品销售员经过一番操作后,就顺利地避开了层层关卡,成功将假药卖进了正规医院。
伊春假药事件中的假药销售员姚丙奇告诉《法制日报》记者,他的“卡培他滨片”药品购自网络,没有任何资质证明文件。那么他是如何将没有证明文件的药品卖进医药公司?姚丙奇说,首先,他找熟人在山东一家药品批发企业开了一张药品销售的发票,并拿到一套企业的资质证明文件,而由于他之前卖过“卡培他滨片”,手中已有药品的相关文件,在发票、批发企业资质、药品资质都具备的情况下,顺利地将网上买来的药卖进了医药销售公司。
小编推荐:孕妈妈不可不防的四大辐射源
接下来,医药销售公司将药品卖进医院,是再顺理成章不过的事了。伊春市这家医药公司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透露:“货是销售员姚丙奇从山东发的,他同时又是专门做南岔那一片销售的,他是自己做,但货从我们公司这儿走。”这也说明,这一药品可能未进入医药销售公司的仓库,而是直接由姚丙奇发往医院,只是在票据手续上从医药销售公司空走了一回。
“挂靠过票”成医药销售潜规则
田皓告诉记者,姚丙奇的行为就是医药销售行业内俗称的“挂靠过票”。
何为“挂靠过票”?江西中医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王素珍早在2007年就对这一现象进行过系统的研究,她在接受《法制日报》记者电话采访时说:“不具有药品经营权限的医药生产企业或个人,委托具有合法药品经营权限的药品经营企业为其开具销售发票,从而使不能合法销售的药品得以在市场上流通的行为,就是‘挂靠过票’。”
这一现象的违法性质被《药品流通监督管理办法》定义得十分明确:药品经营企业不得向任何单位和个人提供经营柜台、摊位、发票、纳税及证、照等,为其经营药品提供条件,出租、出借、转让《药品经营企业许可证》;严禁无《药品经营企业许可证》的单位或个人从事药品经营活动。
- 1. 黑龙江一医院售卖假药 曝“挂靠过票”潜规则
-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