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草药种植成本增加了,但是疯涨的价格却没有转化为药农的收益,药材收购价格偏低,导致药农种药积极性受挫。
眼下涨价成风,连治病救人的中药材也难以幸免。一些药材比如党参、太子参的价格仿佛坐上了直升机。中药材涨价不仅给药店带来了经营上的压力,更让长期依赖重要“简、便、验、廉”的老病号们日子难过。
小编推荐:82种药最高零售价降低
平价药房难有平价
“中草药材涨价涨疯了,离谱啊!再这么涨下去,恐怕平价生意就难做了!”近日,北京多家平价药店的药剂师对记者说出了心中的抱怨。
在北京百峰堂平价大药房,中草药柜台的药剂师小李苦笑着对记者说,他在药店干了五六年了,对于药价如此涨势还真的缺乏思想准备。就拿太子参来说吧,其产地主要在贵州省。由于西南大旱和人为因素,比如囤积和炒作,与2009年相比,其价格已经翻了20多倍。原先批发价大概在30元/公斤,而现价已经涨到了650元/公斤,可谓天价。
再比如党参,同样由于囤积炒作等人为因素,2009年的批发价只不过20多元/公斤,现价已飙升至170元/公斤,零售价则达到280元/公斤。小李说,对于一般药店来说,至少需保证30%的利润,否则无法经营下去。水涨船高,既然批发价涨了,零售价也不得不跟着涨。但目前的确是涨得太多了,让一些老顾客都难以接受了。
小李坦率地对记者表示,政府出台的“三限”政策,其实针对的就是中间商囤积炒作,虽然药材价格猛涨,但药厂并没有获得多少利润,钱都被中间商用囤积炒作的手法赚走了。
中草药材涨价不仅影响到药店,也影响到一些大医院。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川贝母这种药材其批发价格已从2009年的700元/公斤涨到目前的3800元/公斤。目前在一些大医院,比如航空医院已经卖到8元/克(8000元/公斤),而在一般药店的零售价格则在4元/克左右。
“老药罐子”度日难
药价的疯狂,不仅对药店和医院的经营产生了压力,对一直依赖中药“简、便、验、廉”的老病号们来说,治病成本增加才是真正可怕的。
现年40岁的白天明是个“酒腻子”,夏天就喜欢喝啤酒吃羊肉串,喝满12瓶才算“起步”。他有个护肝健脾的诀窍,就是每天用白术泡茶喝。但现在白术也涨价了,从原先0.09元/克涨到0.18元/克,涨了两倍。不过,他觉得还能接受,只是希望别再涨了。
但对于那患慢性病的“老药罐子”们来说,情况就没有那么“轻松”了。
家住北京天通苑的赵永胜今年59岁,从30多岁患高血压和高血脂,20多年来一直靠喝三七花茶来调节血压血脂,因为三七花含有丰富的三七总皂苷,三七总皂苷可以直接扩充血管,降低血管外周阻力。其次是可以抑制血管运动中枢,最重要的是三七花总皂苷可以改善冠状微循环,因此对收缩压、舒张压有很好的降低作用。赵永胜对记者抱怨说,原先买1克三七花仅8分钱,如今涨到了0.4元,翻了5倍。“再这么往上涨,不仅高血压治不好,心脏病都快犯了!”他半开玩笑地说。
66岁的吴铁英老人因年轻时饮食不规律而犯下了胃病,他对中药有常年的依赖。但如今,这养胃的中药不再便宜,让他天天闹心。吴铁英的退休金为每月1300多元,以前,他每月吃中药的花费大约400多元,占他退休金的1/3,在吴铁英看来,这是可以接受的。然而,从2010年以来,中药价格一轮轮普遍上涨,到了今天,吴铁英每月光吃中药的钱就接近1000元,剩下的钱连最低生活都保证不了了。“可不吃又不行!”吴铁英无奈地说。
- 1. 中药材价格疯涨 老病号度日难
-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