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关于医生多点执业的第一个通知对外发布。此后,北京、深圳等多地试水新政。时隔三年,卫生部再次就医生多点执业发文。此次,试水范围扩大至全国。
小编推荐:“多仔丸”网上公开热卖
新闻缘起:
医生多点执业,顾名思义,医生可以在多个医疗机构行医。
新政出台第一天便饱受争议。有人支持,认为可以不出家门享受专家技术,省钱又省心;有人反对,担心医生为利益舍本逐末,耕别人的田荒自己的地。
医生多点执业,将何去何从?医生能否成为真正的自由职业者?辽宁省医疗资源纵向整合是不是医生多点执业的前身?
25日,来自沈阳的医院院长、医生、患者以及行政主管部门的相关负责人展开唇枪舌战。
论题一
多点执业代表着“走穴”合法了?
某医院一外科主任,每周末,他都会飞到各地做手术,圈内人叫他“空中飞人”,百姓称此为医生“走穴”。
国家卫生部发布关于扩大医师多点执业试点范围的通知,指出符合条件的医师可以申请增加2个执业地点,分别作为第二和第三执业地点,包括原单位在内,医生可以有3个执业地点。
支持:有利于保护病人的利益
中国医大一院医务部主任李桂臣:多点执业应在定点基础上操作,不是何时何地都允许的,并且受到体制和单位等条件约束。比如说,医大一院有协作医院,让医生在联盟内部最大化实现相对医生职业自由化,调动其积极性,并有利于保护病人的利益。
反对:没工夫种别人的地
某市级医院周医生:我每天工作量很大,下夜班后很少有早早回家休息的时候,常常写病志写大半天,刚想回家又来患者了,哪还有精力去“走穴”啊?我周围出去“走穴”的医生多是主任和教授,“走穴”是去种别人的地,“我不想荒掉自己的地,还指望这块地能出菜呢!”
论题二
“走穴”收费更透明了?
多点执业,由医院出面邀请专家;“走穴”则是私下里,专家接受病人家属邀请。两者有很大区别:前者,出诊费用只有两三百块;后者,费用少说三五百,多则上千。
支持:会诊费分三份,只拿1/3
某区医院外科刘主任:多点执业对教授来说,好处不明显,收益减少却是最直接的。“私自‘走穴’,收费被自己一人拿走,而多点执业是被他所在医院、病人所在医院,还有他自己三方平分,三分之二比例被别人拿走,多点执业后收费更透明了。”
沈阳医学院附属奉天医院骨外科主任朴成哲:与其说教授捞金,不如说是为医生授业解惑。教授到基层医疗机构查房、手术或者门诊看诊,一来可以帮助基层医生提升业务水平,对患者治疗也有很大好处。其次,多点执业让教授到基层医院看诊管理更加规范化,可以更好监督医务人员,不过,还需要尽快出台相应补充政策来完善管理。
反对:在给“捞金”找借口
市民李讷:现在专家手术流行给红包,不给,病人心里不安稳,不管哪种方式请来的专家,红包一定要照给!从这种角度分析,多点执业不就给医生创造挣外快的机会吗?
- 1. 医生多点执业利弊争议
-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