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搜索
首页 > 健康快讯 > 医药广角 > 中药材造假乱象

中药材造假乱象

字号:T|T
www.263h.com发表时间:2011-07-20来源:中国经营报浏览: 编辑:Jerry
编者按】有拿地瓜皮当板蓝根卖的,有拿黄豆根冒充黄芪的,还有金银花煮水后再卖的。中国药科大学教授、国家中药材GAP《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专家组首席专家周荣汉痛斥中药材市场造假之奇特,几乎前所未有。

有拿地瓜皮当板蓝根卖的,有拿黄豆根冒充黄芪的,还有金银花煮水后再卖的。”中国药科大学教授、国家中药材GAP《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专家组首席专家周荣汉痛斥中药材市场造假之奇特,几乎前所未有。

小编推荐:淘宝药馆网在线交易功能或被暂停

周荣汉自称“80后”,在中药行业从业逾60年,之所以发此“猛言”,是因“越来越看不懂现在的中药材市场”,且对中药材的种植和流通现状及未来颇感无力。另一个让他感到揪心的事实是,为了实现中药行业的标准化和规模化,10年前国家有关部门开始推动的行业GAP认证计划目前进展缓慢,且前景堪忧。

日本不久前有组织刊文称,担心中草药成为“中国的第二个稀土”。但这个被国外认定为战略资源性的行业,在中国正陷入一个价值与品质双重低谷期。“如果说之前中国的稀土是被当做土在贱卖,那么现在的中药材就一直是被当做草在卖。”南京医药旗下中草药电子商务平台绿金在线的首席执行官张文军说。

大批“合格的假药”入市

一位国内知名中药企业的人士表示,除了原料药方面的造假问题外,因中成药定性检测的方法存在漏洞,导致生产环节的虚假投料在最终产品的检测上体现不出来,市场上出现了大批“合格的假药”。

在之前安徽等省的基本药物招标当中,一瓶60粒装的复方丹参片中标价仅为0.95元。该人士表示,即使按照其主要原料三七的市价300多元/公斤来计算,按照国家药典规定的工艺要求,同样规格的复方丹参片,仅三七一项,成本就要占到3元。

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谈献和表示,由于有关技术标准问题至今很模糊,中药材收购方,宁愿去收购价格最低的药材。因为“如果自己的竞争对手都在这么做,而自己严格按GAP的标准来,成本、价格不知翻了多少倍,市场就不认账”。

周荣汉之前在走访国内最大的中药材集散地亳州市场时,就发现一个很奇怪的现象,20元/斤和100元/斤的黄芪在同一个市场叫卖,金银花的市场价格从60元/斤一直到420元/斤都有卖。如此大的价差与中药材的假冒泛滥现象密不可分。

中药造假只是这个混乱市场的一种极端体现。谈献和表示,他之前通过蹲点、走访发现,整个产业链还存在着种植来源不清、良种选育滞后、栽培管理粗放、加工手段落后、量质关系失衡、包装仓储失控等诸多问题。而这中间任何一个环节的疏漏,都会导致中药材品质、质量难以得到保障。以容易受潮的金银花为例,应实现密封管理,才能保证品质及药效。而现在多数药企都很难做到这一点。“往往用一个简陋的袋子套着,就放到仓库里去了。”

此外,由于产业链各方对中药材品质质量的忽视,一些中药材已经出现明显的品种退化。谈献和表示,20年前,某省某种中药材被认定为有效成分的含量占3%,现在同一个地方生产出的该类中药材,有效成本占比能达到0.8%的,已经被当地药厂当做品质优秀的来收购了。

“长此以往,一些不可替代的中药材,面临的结局将是毁灭性的。”谈献和说。

本文导航
  • 1. 中药材造假乱象
凡未标明263h原创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您对该信息有何疑问,请直接联系编辑QQ296312(同时接受各类形式的稿件投稿)
相关阅读
返回网站首页 我要打印此文 推荐给朋友 收藏此文章
[重要]本文仅供参考,详情请遵医嘱或咨询医师
  • 信产部ICP备案:京ICP备15063272号-2网站公安机关备案号: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05393号 Copyright © 2009 - 2016 263健康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