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搜索
首页 > 健康快讯 > 医药广角 > 中药材造假乱象

中药材造假乱象

字号:T|T
www.263h.com发表时间:2011-07-20来源:中国经营报浏览: 编辑:Jerry
编者按】有拿地瓜皮当板蓝根卖的,有拿黄豆根冒充黄芪的,还有金银花煮水后再卖的。中国药科大学教授、国家中药材GAP《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专家组首席专家周荣汉痛斥中药材市场造假之奇特,几乎前所未有。

九部门管不住一味药

“最大的问题在于,作为国家中药材GAP专家组首席专家,在看到行业及GAP工作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后,进京后不知道该把问题反映给谁。”周荣汉说,“如今中药行业由9个部委在进行管理,行业戏称‘九龙戏水’,但没有一个部门对它负责。”

2001年,在当时国家药监局的推动下,GAP开始试行。这项覆盖中药材生产、加工、流通、仓储等诸多环节的规范,旨在推动国内中药材种植和集约化、规模化和规范化,以及解决中药材行业的标准化问题。

周荣汉表示,明年将是这项工作推进的第10年,但至今进展缓慢。10年内总共只认证了51个品种,59家企业以及66处中药材生产基地。而中国大宗常用的中药材品种约有360个,这也意味着按目前的进度,完成这项工作还需至少60年时间。而未来如果主管部门缺位的现状继续,目前的进度甚至都难以得到保证。

由于规范一直没能得到很好的执行,目前已认证的企业及基地甚至有“回潮”的现象。谈献和表示,主管部门缺位的前提下,医院、药店等中药材的零售终端在采购时只认价格,已认证的药企和种植基地在中药材质量品质上的投入没有回报,“回潮”现象几乎是难免的。

小编推荐:生物医药卫生领域发展重点明确

行业呼吁价值回归

张文军举了个例子。有家法国企业常年在吉林抚松县采购人参,全年的采购成本约为200万美元。这批人参作为原材料制成化妆品后又返销到中国,全年的销售额为1.8亿欧元。一出一进之间,价差达148倍。

另一个不容忽视的数字是,全球8000亿元的中药材市场中,原料70%—80%来自中国,但中国在这条产业链中的占比仅为3%。这中间固然有一些品牌与技术方面的原因,但中药材长期以来遭贱卖的问题也被凸显出来。

中药材市场还存在一个重要的问题,即其商品的价格暴涨暴跌,虽有企业从中获利匪浅,但多数企业因成本难以控制而叫苦不迭。今年1月至5月期间,该行业协会所检测的537种药材中,有399种价格上涨,最高涨幅达到400%。

有企业开始尝试通过大宗商品交易,挖掘中药材的价格潜力,稳定市场价格。中国期货市场创始人、经济学家常清表示,大宗商品交易有很多可取之处。首先,其可帮助国内中药材行业发掘其潜在价值,又能抑制住行业商品价格的波动范围。其次,能在一定程度上推动行业商品标准的建立,这对目前国内的中药材市场来说非常重要。

本文导航
  • 2. 中药材造假乱象
凡未标明263h原创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您对该信息有何疑问,请直接联系编辑QQ296312(同时接受各类形式的稿件投稿)
相关阅读
返回网站首页 我要打印此文 推荐给朋友 收藏此文章
[重要]本文仅供参考,详情请遵医嘱或咨询医师
  • 信产部ICP备案:京ICP备15063272号-2网站公安机关备案号: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05393号 Copyright © 2009 - 2016 263健康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