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很多人都觉得毒品距离自己很远,实际上不是那样的概念。戒毒应该是常抓不懈的问题,研究者应该走进中学、大学校园,让更多人认识到毒品的危害,使人们远离毒品、珍爱生命。
目前,国内多家机构都在从事药物依赖性的相关研究,并在诊疗方法上进行了许多有益探索。北京大学中国药物依赖性研究所推出了一种通过改变记忆来防止毒品复吸的方法,被业内喻为“找到了戒除毒瘾的一种新的探索途径”。这种看起来有点像“洗脑”的关于戒毒方法的最新研究成果,被发表在今年4月13日的美国《科学》杂志上。针对目前我国戒毒治疗方法及戒毒药物研发使用的现状及问题,《中国科学报》记者专访了北京大学中国药物依赖性研究所教授时杰。
《中国科学报》:在美国《科学》杂志上发表的该成果对于戒毒治疗有何意义?
时杰:条条大路通罗马,它探索了当前除药物戒毒以外,成瘾治疗研究的新途径。英国剑桥大学 Barry Everitt 教授在Science同期杂志上撰写评论文章,认为这项研究可能为药物成瘾治疗提供了一种新的非药理学干预手段。
记忆都有编码、巩固、唤起和再巩固的过程,2008年,陆林(北京大学中国药物依赖性研究所所长)就在一项大鼠试验中,通过对记忆再巩固过程的干预,彻底抹除对毒品的顽固性成瘾记忆。从动物试验到临床试验,其间经历了很长的时间。这项研究主要是通过发现记忆巩固的时间窗,破坏记忆的再巩固过程,使得之前的成瘾记忆得到减弱、消退乃至抹除,从而降低心理渴求,起到防复吸的作用。
这个实验只是一个探索性的开端,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本文导航
- 1. 新型毒品戒毒药物研究滞后
凡未标明263h原创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您对该信息有何疑问,请直接联系编辑QQ296312(同时接受各类形式的稿件投稿)
-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