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搜索
首页 > 健康快讯 > 疾病疫情 > 武汉专家破解蜱虫咬人致死之谜

武汉专家破解蜱虫咬人致死之谜

字号:T|T
www.263h.com发表时间:2012-07-27来源:武汉晚报浏览: 编辑:Jerry
编者按】2010年5月至今年5月,市疾控中心病媒生物防治工作人员在湖北、河南两省的流行区和非流行区44个市县进行传播媒介蜱的生态流行病学调查,采集17731只蜱。研究发现,由于近年来生态环境的改变,蜱的密度升高,该病毒与人的接触机会增多,可能是引发该疾病发生的主要原因。

昨天,武汉市疾控中心透露,该中心与武汉协和医院共同完成一项科研成果,发现蜱虫咬人的致死元凶——一种由蜱传播的新型病毒,并首次将其命名为“淮阳山病毒”。本月17日,该成果通过了武汉市科技局组织的成果鉴定。

武汉专家破解蜱虫咬人致死之谜

蜱虫

小编推荐:挂错国旗朝鲜女足罢赛一小时 伦敦奥组委道歉

2009-2010年,湖北、河南两省交界的桐柏山与大别山地区,有居民出现不明原因的发热、血小板减少等症状,并出现死亡病例。卫生部后依据临床症状,暂时将其命名为“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

从2010年4月起,课题组对该不明疾病的病原、传播媒介及其生态进行了研究,结果在患者标本及传播媒介蜱中发现一种新病毒,由于该疾病最早发现于淮阳山地区(地理上将桐柏山、大别山及张八岭合称淮阳山),课题组首次将新病毒命名为淮阳山病毒,并将其引发的临床症状命名为淮阳山出血热,还提出了该病的临床诊断建议标准。

2010年5月至今年5月,市疾控中心病媒生物防治工作人员在湖北、河南两省的流行区和非流行区44个市县进行传播媒介蜱的生态流行病学调查,采集17731只蜱。在长角血蜱与微小牛蜱体内首次发现了与患者样本具有高度同源性的淮阳山病毒。研究发现,由于近年来生态环境的改变,蜱的密度升高,该病毒与人的接触机会增多,可能是引发该疾病发生的主要原因。

据课题组成员协和医院贺永文教授介绍,研究早期由于对本病认识不足、延误治疗,所以病死率较高,患者入院1—4日内的病死率高达16.3%。贺教授同时指出,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对于有效治疗很重要,及时治疗大多数患者可以治愈。

凡未标明263h原创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您对该信息有何疑问,请直接联系编辑QQ296312(同时接受各类形式的稿件投稿)
相关阅读
本文关键词: 蜱虫 蜱虫病 咬人致死
返回网站首页 我要打印此文 推荐给朋友 收藏此文章
[重要]本文仅供参考,详情请遵医嘱或咨询医师
  • 信产部ICP备案:京ICP备15063272号-2网站公安机关备案号: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05393号 Copyright © 2009 - 2016 263健康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