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田退水成为主要污染源
“乌梁素海造成今天这么大的污染,大部分还是农田退水这个面源污染造成的。”内蒙古乌梁素海湿地自然保护管理局局长岳继雄告诉记者,乌梁素海从形成以来就是河套退水汇集的地方。岳继雄说,近20年来,河套灌区每年农药的使用量可以达到1500吨左右,化肥的用量可能超过55万吨。据农业部门测定,可能只有30%的化肥和农药被作物吸收利用了。其余的部分,随着灌溉水的淋洗,一部分渗入地下,另一部分随着水利工程都排到乌梁素海。
汇集在乌梁素海中的河套退水,每年的蒸发量可以达到2000毫升,水分蒸发后,原来水中所含有的矿物质、农药和化肥的残留物等等,不断地沉积、浓缩,加剧了乌梁素海的污染。此外,流域内排放的城镇生活废水及工业污水也是污染乌梁素海的重要原因。
如此重要的生态屏障竟然成为废水的排泄通道,难道这些污水没有相应的收集和处理设施吗?
从事环保工作多年的巴彦淖尔市环保局总量科科长郭玉华说,2009年以前,巴彦淖尔市仅临河区有一座污水处理厂,湖周边的杭锦后旗、乌拉特后旗、五原县3个城镇的生活污水未经处理排入乌梁素海,一度严重污染湖水。 2010年8月,巴彦淖尔市7个旗县区全部建成城镇污水处理厂,流域内92家重点排水企业全部配套了污水防治设施,污染情况开始好转。但对于长期遭受污染的乌梁素海来说,想要恢复遭受污染之前的生态,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实际上这6个污水处理厂都建得挺好,但是收水率小,因为城市的投资,管网收集率小,实际上咱们的污水处理厂属于大马拉小车。规模很大,但是收的水很小。”郭玉华说。
“根据专家们预测,再不进行抢救性的保护或者治理,乌梁素海再经历10年到20年可能就消失了,就不存在了。 ”杨兰栓说。杨兰栓所言并非言过其实,水草的蔓延疯长,导致乌梁素海每年的沉积腐烂物要抬高湖底将近1厘米,现在的淤泥厚度已经将近40厘米厚了。据了解,新中国成立初期,乌梁素海面积1200平方公里,平均水深3米,库容为12亿立方米;如今面积仅有293平方公里,平均水深0.7米,库容仅为3亿立方米。目前,大型水生植物面积已占满乌梁素海面积的72%,湖底正在以每年6-9毫米的速度抬高。
“将来水位变浅了,慢慢可能就要变成一片沼泽,那么沼泽化的后期就是荒漠化,也就是产生了新的沙尘源头。 ”杨兰栓无奈地说。
- 2. 导致乌梁素海遭受严重破坏的原因
-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