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跨界”逞凶
一般来说,禽流感的传染源主要是病禽和带毒禽,主要通过接触感染的禽类及其分泌物、排泄物,污染的饲料、水、种蛋和精液等媒介,经呼吸道、消化道感染,也可通过气源性媒介传播。研究显示,对于高致病性禽流感,1克污染的粪便中病毒的含量就可造成100万只禽鸟感染。
因此,禽流感的高危人群主要是兽医和长期从事鸡、鸭、鹅、猪等动物饲养、贩运、屠宰的人员。在野外条件下,禽流感病毒常从病禽的鼻腔分泌物和粪便中排出,且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存活相当长的时间。因此普通人也要提防被感染。
专家介绍,在低温、干燥环境下禽流感病毒可存活数月至一年以上。在干燥的尘土中也能存活14天。在较低的温度下,病毒在污染的粪便中可存活至少3个月。在水中时,22℃可存活4天,0℃时可超过30天。在冷冻的禽肉和骨髓中,可存活10个月。
H7N9禽流感病毒现身以来,迄今所知病例皆为禽传染人,尚无证据表明会人传人。但也有学者发出警告,从理论上说,如果病毒变种,毒性就有可能增强,产生人传人的情况,也不是没有可能。
4月7日,南方科技大学一篇研究H7N9禽流感的论文被刊登在国际著名预印本电子文库Arxiv上,这是国际公开发表的首篇有关H7N9的论文。该研究从权威机构获取并分析了4个H7N9禽流感基因组,发现其中一个表面血凝素相对其他三个有明显变异。研究者表示,由于表面血凝素蛋白是病毒用来吸附感染动物细胞的,它的高变异能力可能导致它传播感染能力和致病能力的变化。
对此研究,廖明回应到,病毒在不断变异,“变异并非一定朝着坏的方向发展,变异毒性可能增大,也可能减弱,这是为何有些病毒最后会消失的原因。”
4
传染源是啥?
我们既然知道了H7N9的基因是东亚野鸟和中国鸡群的基因重配,那么,它的传染源究竟是什么,目前依然不清楚。
“传染病的控制,最关键、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找到传染源,把传染源隔离,传播链就切断了,这会大大降低疾病传播的风险。”中国健康教育中心主任毛群安对此表示无奈,目前卫生、农业、林业等相关部门都参与进来,全国的监测点都在搜集标本,已在鸽子以及一些活禽市场的禽类身上发现了病毒,但还未确定到底是哪种禽类是这个病毒的主要携带者。
“如果一直找不到传染源,可能就会不断地有新的病例出现,并且病毒还会继续发生新的变异!”毛群安说。
- 3. 传染源是啥?
-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