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百变魔影
当一种新的病毒出现,难免会让人措手不及,十年前的SARS就是典型。就算近年来禽流感频现,但依然让医护和防控人员们有些慌神。因为,禽流感病毒会变异。
1997年在香港“犯事”的H5N1病毒就是一种变异的禽流感新病毒。无独有偶,今年最先现身于我国长三角地区的H7N9病毒,也是一个变异后的“新面孔”。
3月4日,我国首例感染H7N9病毒患者死亡,是上海一位87岁的李姓老人(2月19日发病)。3月7日,上海市卫生局官方微博发出消息:“经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室检测,已排除非典、人禽流感、新型冠状病毒和甲流感等传染病!”
3月10日,第二例被H7N9夺去生命的病例也发生在上海,年仅27岁的吴某(2月27日发病)经抢救无效死亡。在他去世21天后,家属方知其死因。
2月就有发病,而直至3月31日国家卫生计生委才通报了H7N9禽流感疫情消息。“为何通报这么迟”的质疑声久未散去。通过媒体的陆续报道和专家在不同场合的解释,人们逐渐明白,原因就是禽流感病毒有着神奇变异能力。
H5N1、H9N2、H7N7、H5N2、H7N9……再看看这些编号,同样是禽流感,却有着不同的名字,这是为什么呢?它们相互之间又有何种关系?廖明解释了其中原委。
流感病毒分为甲、乙、丙三种类型,禽流感为甲型流感病毒引起。这种病毒具有血凝素(H)和神经氨酸酶(N)两种表面抗原,H和N又可进一步细分,H可分为H1~H15,N可分为N1~N9。这就是禽流感病毒命名编号的出处。
廖明说,流感病毒有多个基因片段,在宿主体内复制时,容易发生基因重组,就形成了新的病毒。其中甲型抗原变异性最强;乙型变异性较弱,只会引起局部地区暴发和流行;丙型比较稳定,仅引起散发病例。
甲型流感病毒的亚型有145个,其中能引起人类流感的主要为H1~H3型,H1N1、H2N2、H3N2曾造成流感大流行。而如今的H7N9病毒,也有其复杂的身世。
他从病毒基因分析,这种病毒的基因片段分别来自于H7N3(浙江野鸭身上曾发现)、H11N9(韩国野鸟身上曾发现),其他基因片段来自于H9N2(华东地区的鸡鸭等家禽身上存在)。
据中科院研究显示,H7N9禽流感病毒基因来自于东亚地区野鸟和中国上海、浙江、江苏鸡群的基因重配。而病毒自身基因变异可能是H7N9型禽流感病毒感染人并导致高死亡率的原因。
“从生物学角度讲,病毒变异是一种生存能力。”廖明说,变异使其能逃脱动物产生的特异性抵抗力,人类研制的各种疫苗,在其变异后就失去了作用。因此就目前的防疫技术和手段而言,流感病毒很难被消灭掉。
-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