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搜索
首页 > 健康快讯 > 曝光台 > 依云时隔一月仍未查出亚硝酸盐超标原因

依云时隔一月仍未查出亚硝酸盐超标原因

字号:T|T
www.263h.com发表时间:2012-07-06来源:新浪浏览: 编辑:Jerry
编者按】距离5月底质检总局检测出依云瓶装水亚硝酸盐超标已过去一个多月时间,依云今天召开发布会,强调官方渠道进口所有产品是安全的,但问题产品因未取得留样,尚未查出其身份,不过总部的同批次产品检测结果是合格的。这种矛盾暴露出依云对渠道管理的不力。

离5月底被查出亚硝酸盐超标已1月有余,依云仍未查出问题原因,因“没留样无法复检”,不确定是否是依云生产的产品。之前依云中国唯一进口商达能怀疑非官方渠道进货出现问题,但依云没有落实这种猜测。这种矛盾是否是来自渠道管理的不足?

在国家质检总局的检测榜单上,把依云称作是黑名单品牌不夸张。以其在中国“高帅富”的价格,对比6年6次登上入境不合格食品榜单的“屌丝”行为,两个形象实在是不太相符。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这些上黑名单的进口商并非依云的官方合作伙伴。

距离5月底质检总局检测出依云瓶装水亚硝酸盐超标已过去一个多月时间,依云今天召开发布会,强调官方渠道进口所有产品是安全的,但问题产品因未取得留样,尚未查出其身份,不过总部的同批次产品检测结果是合格的。这种矛盾暴露出依云对渠道管理的不力。

依云:菌落总数超标原因是标准不同

依云在中国的唯一官方进口商、达能依云食品营销(上海)有限公司的总经理戴宁今天在发布会上宣读了依云的对外声明:依云天然矿泉水不存在所谓的质量安全问题,并且在全球各地从未出现过亚硝酸盐超标事件。

依云的这份声明是极强势的,但却有些回避了事件的根本,既然安全,那为何依云在中国屡屡陷入质量危机?

对于2007、2008年菌落数超标的指控,依云的解释是国际标准与国家标准不同所导致。

“细菌一是无害菌,一是有害菌,天然矿泉水一定含有细菌,但对身体无害,国际标准对菌落总数没有做规定,只对有害菌做了标准,但国标是对菌落总数做了规定。”戴宁这样说。

事实上,巧的是,之后的2009年10月1日起,中国新修订实施的《饮用天然矿泉水》国标将旧国标中“菌落总数”一项删除之后,依云确实没有再出现过细菌数超标的问题。

这个暂且放下不提。但随后依云了发生多次亚硝酸盐超标事件,便不能再以标准不同来推脱。不过,今年5月底的亚硝酸盐超标事件迄今已过去一个多月,依云虽找到了问题产品批号,但却并没找到问题的直接原因。

依云:官方渠道进口产品绝无任何问题

今天,戴宁指出,事发后曾与相关质检部门取得联系,获得了所涉产品的批号,随即依云总部找出了同批号产品的留样并进行了检测,检测结果表明,产品的亚硝酸盐含量小于0.02毫克每升,低于国家的最高限量值0.1毫克每升。

之后,依云向国家质检总局申请进行所涉产品的复检,但最终没有成功,“留样具有一定保质期,我们与质检部门联系的时候已过了期限,产品已经被退货或销毁,没有留样,因此没有办法进行复检,”戴宁说。

众所周知,亚硝酸盐是矿物质分子,并非有机物也不具有挥发性,存于地表或溶于水中。因此,亚硝酸盐超标有三种可能,一是水源问题,二是生产中被混入,三是运输和储存出了纰漏。

戴宁称,依云水源地有着良好保护,每天要进行300多次水质检测,包括对生产线上的水进行取样以及检测水源,“依云是世界上检测最为严格的瓶装水,”依云全球产品质量总经理Rene Charles声称。

他还介绍道,依云水的特点是化学成分组成恒定,所以要区分依云水和其他水,最简单的方式是取样本分析。

“法国依云镇直接装瓶,全程无化学或物理处理,取水工艺流程中不可能产生或者混入任何化学物质。”戴宁说。

据了解,依云天然矿泉水使用的包装材料有两种,一是PET和PEHD,理论上可阻挡矿物质进入,因此亚硝酸盐也不可能通过瓶子渗入到瓶装水中。

本文导航
  • 1. 依云时隔一月仍未查出亚硝酸盐超标原因
凡未标明263h原创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您对该信息有何疑问,请直接联系编辑QQ296312(同时接受各类形式的稿件投稿)
相关阅读
返回网站首页 我要打印此文 推荐给朋友 收藏此文章
[重要]本文仅供参考,详情请遵医嘱或咨询医师
  • 信产部ICP备案:京ICP备15063272号-2网站公安机关备案号: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05393号 Copyright © 2009 - 2016 263健康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