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初,法国达能集团旗下知名矿泉水品牌依云,再次被国家质检总局通报,在最近的一次进口产品检测中,一批依云水亚硝酸盐超标,该批产品被退回。
这已经是依云矿泉水连续六次被检验不合格,对于一瓶水售价高达十几元人民币的世界知名品牌来说,的确令人诧异。
此前不久,联合利华旗下知名茶产品品牌立顿,也被曝出采购自价格低廉、品质较次的“大路茶”,成本每斤仅10元人民币。
这些案例,再次将外企诚信问题摆在了公众面前——宣传“好茶叶来自好茶园”的立顿,其茶叶来源却是被茶农称为“大路茶”的夏秋次品茶,且已多次被检验出农药等残留超标;号称世界头号水品牌的依云,却连续被检出不合格。
此前,外界对于达芬奇家居等“假洋鬼子”虚假宣传的质疑曾闹得沸沸扬扬,原来“真洋鬼子”的虚假宣传毫不逊色。相对于本土品牌,这些标榜全球化的世界知名品牌,是否更该反思自己的所作所为?而从监管和处罚角度来看,又该做哪些努力?
“依云水”六检超标
一瓶售价是普通矿泉水十几倍的法国“依云”水,居然连续六年被检验出不合格,这令很多消费者难以置信,但它实实在在的发生了,而且发生过不止一次。
资料显示,依云矿泉水早在2006年开始,就因为检测不合格而受到质疑。接下来,连续六年,依云矿泉水年年被检测出不合格。但其中不合格的内容有所变化,2009年之前,基本是细菌超标,此后则是亚硝酸盐超标。
不管是什么超标,总之是超标了,那就意味着不合格。根据公开报道,依云水截止目前已经“六检不合格”。而《南方周末》就此事的调查数据更为惊人——自2006年以来,已累计有22个批次共计四百七十余吨依云矿泉水被检测为不合格。其中10个批次为亚硝酸盐超标,12个批次为细菌超标。
对于依云水屡次被检测出不合格,首都经贸大学中国品牌研究中心副主任、品牌专家郑新安认为确实有些意外。郑新安表示,一般来说,国外的这些大品牌在产品质量方面应该是做得比较好的,不会出现这种低级的、常识性的错误。
“他们对品牌、形象、价值是非常珍惜的,出现这种低级错误的现象极少。”郑新安在接受《法人》记者采访时说,之前,一些国外知名品牌由于在国内市场上的供应环节等把持不住,偶尔会有一些小瑕疵出现,但像依云这样连续、频繁的出现产品质量问题,非常罕见。
“一些指标超标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原料(水源)、生产环节、物流环节、储存环节都有可能产生问题,出现不合格的情况是有一定概率的。”资深食品业内人士周翔对《法人》记者表示,检测只对样品负责,他对此并不感到意外。
周翔认为,尽管有多次抽查的产品出现问题,但相对于依云在国内巨大的销量来说,所占比重并不算太大。此外,由于依云是高端品牌,检测的频次会相对高一些,检测不合格的曝光度也会更高。
“不过对于高端品牌来说,6年6次检测不合格,确实有些偏高。”周翔说,亚硝酸盐超标是食品行业的常见问题,过量摄入会造成中毒(缺氧),微量的亚销酸盐长期累积也会增加患癌症的风险。
- 1. 依云水六检超标折射洋品牌监管堪忧现状
-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