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搜索
首页 > 健康快讯 > 曝光台 > 强生超适应证与我国无关遭质疑

强生超适应证与我国无关遭质疑

字号:T|T
www.263h.com发表时间:2012-06-26来源:中国经济周刊浏览: 编辑:Jerry
编者按】此后几年,美国司法部一直在调查强生公司非法推销Risperdal事件,FDA也曾发出警告函称,强生故意淡化该药可能引发糖尿病的风险,并夸大该药相对于同类药品的优越性。

2011年4月,美国强生宣布将以213亿美元的高价收购辛迪思,直到最近,这场始于2010年的大型跨国并购案终于尘埃落定。

“强生主要做药品、消费品和医疗器械,相比较而言,医疗器械销售是强生最稳定的主营业务,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也最高,是强生利润最稳固的依靠。”张琪分析说,近年来,强生多次斥资做大笔医疗器械企业的收购,力求整合业务资源,“但相应的,强生在药品和消费品上的控制和管理能力也在下降,问题不断。”

2009年,强生“有毒门”事件轰动一时,美国一家非营利组织报告显示称,强生婴儿品含甲醛物质,当年,强生“温和”、“无泪配方”也遭受质疑,厦门、四川等地家长联盟律师志愿团起诉。2010年,强生深陷“召回门”,一年里召回问题产品15次。2011年,强生质量问题、召回事件仍在继续发酵,新的负面新闻层出不穷。

“强生在药品和消费品领域的品牌价值、影响力以及好评度都在下降。”张琪认为,“强生正在谋求转型,把更多资金和资源转向医疗器械领域。”?

遭遇“超适应证”风波的外企

美国辉瑞:2009年10月,美国辉瑞同意支付因超适应证营销而受到的23亿美元的罚款,以解决对其止痛药Bextra等四款药物销售欺诈的指控和相关刑事以及民事责任,这一案例随后成为美国司法部历史上最大的医疗保健欺诈案和数额最大的一次罚款。

美国罗氏:2010年,美国罗氏“安维汀”(又名阿瓦斯汀)致视力下降事件轰动一时,医生因超适应证用药导致患者出现视力严重下降的问题,这是“超适应证”用药首次被爆出严重事件。

德国拜耳:2012年5月19日,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血管外科主任张强发微博质疑德国拜耳产品拜瑞妥在中国“超适应证”推广使用,德国拜耳在华子公司——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否认违规商业推广,至今,此事未有定论。

本文导航
凡未标明263h原创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您对该信息有何疑问,请直接联系编辑QQ296312(同时接受各类形式的稿件投稿)
相关阅读
本文关键词: 夸大宣传 强生 药品
返回网站首页 我要打印此文 推荐给朋友 收藏此文章
[重要]本文仅供参考,详情请遵医嘱或咨询医师
  • 信产部ICP备案:京ICP备15063272号-2网站公安机关备案号: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05393号 Copyright © 2009 - 2016 263健康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