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搜索
首页 > 健康快讯 > 曝光台 > 强生产品数十次召回被指双重标准

强生产品数十次召回被指双重标准

字号:T|T
www.263h.com发表时间:2012-06-21来源:时代周刊浏览: 编辑:Jerry
编者按】强生公司自1985年进入中国后,已经在华建立一个囊括消费品及个人护理产品、医药产品、医疗器材和诊断产品等三大产业的庞大帝国。而且,这个帝国的疆域仍在不断扩张当中。

SOD蜜独撑大宝

强生收购大宝,已有4年之久。今日大宝的状况,未必如当初强生想象的那样美好。

在强生进入中国的1985年,大宝诞生。1997年开始,大宝连续8年夺得护肤类产品的销售冠军。2005年后,大宝经营状况开始下滑。无奈之下,大宝选择挂牌23亿元出售。2008年7月30日,强生收购了北京大宝化妆品有限公司。

彼时,此事引得国人极大关注。自小护士、奥奇、紫罗兰等曾经知名的民族品牌被国外品牌收购后,最终却都销声匿迹。人们开始为大宝的未来感到担心。

一位接近大宝的日化专家向记者回忆说,收购后,强生对大宝高管进行了大范围更换。“原大宝董事长兼总经理杜斌离开,原大宝公司党委书记王怀宇留任了常务副总经理,还有其他几位副总也都被换掉。一时间,人心惶惶说得一点儿也没错。”

除了对人事进行调整,强生对内一方面加强规范运作流程;一方面,在大型超市着手铺设嵌入式背柜,加强终端形象建设。接手一年后,强生才推出了第一款全新单品大宝SOD霜。但这款产品因与大宝原有的SOD蜜定位接近,在推出后未得到市场良好反响。

此后,强生不断拓展大宝旗下产品,陆续推出洁面乳、SOD滋润霜、保湿露等新品。据大宝官方网站资料显示,目前大宝旗下产品分为面部护肤、面部清洁、身体护理、眼部护理四大品类,共25个单品。

新品的快速推出,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大宝对SOD蜜单款产品的依赖,刺激了大宝销售。而令人遗憾的是,新品的市场表现总是让人失望。大宝华中地区的一名经销商向记者抱怨道:“SOD蜜的销量仍然占到一半以上,其他的卖得根本不好。很多新品压过来,销售不好的时候,我只能闲置在仓库里。”积压在手的1000余箱大宝产品,让他倍感压力。在积压太多的窘境下,他又只能选择不惜亏本,低价甩卖,否则若是完不成既定任务则可能会被取消代理资格。

“强生在婴儿护理市场做得相当成功,是毫无疑问的第一。但在日化领域相对而言,比较薄弱。”著名品牌营销专家张兵武表示说:“国际公司收购本土日化品牌,没有几个能运作成功。强生当初选择收购大宝,也不是看重品牌,而是看重被收购品牌所占有的渠道资源。关键是拿到资源。”

强生在中国拥有婴儿护理产品系列、化妆品业务等。强生婴儿、露得清、可伶可俐等都定位中档,在一线城市拥有较好的渠道优势。大宝在二、三级市场强大的消费者渠道终端正好可以成为弥补强生的缺陷。

强生一中层领导向记者透露:“我们对于大宝的定位不能用平民化来形容,只能是更受大众的喜闻乐见,属于老百姓支付得起的价格。”

强生中国路线图

强生公司自1985年进入中国后,已经在华建立一个囊括消费品及个人护理产品、医药产品、医疗器材和诊断产品等三大产业的庞大帝国。而且,这个帝国的疆域仍在不断扩张当中。

1985年,强生公司在中国建立了第一家合资企业—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随后,强生公司又于1988年、1992年、1994年、1995年及1998年分别建立上海强生有限公司、强生(中国)有限公司、强生(中国)医疗器材有限公司、上海强生制药有限公司及强生(中国)投资有限公司等子公司。

2006年,强生又分别在中国成立了强生视力健(上海)商贸有限公司和强生(苏州)医疗器材有限公司;2008年,又将大宝收入麾下。

各公司分工明确,业务并不冲突。如强生(中国)有限公司专注于个人卫生护理用品,旗下有露得清、可伶可俐、李施德林漱口水等知名品牌;西安杨森则生产包括维思通、吗丁啉、达克宁、采乐等药品。

本文导航
凡未标明263h原创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您对该信息有何疑问,请直接联系编辑QQ296312(同时接受各类形式的稿件投稿)
相关阅读
返回网站首页 我要打印此文 推荐给朋友 收藏此文章
[重要]本文仅供参考,详情请遵医嘱或咨询医师
  • 信产部ICP备案:京ICP备15063272号-2网站公安机关备案号: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05393号 Copyright © 2009 - 2016 263健康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