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搜索
首页 > 健康快讯 > 曝光台 > 北京柯美等5女装品牌被指陷质量谎言

北京柯美等5女装品牌被指陷质量谎言

字号:T|T
www.263h.com发表时间:2012-06-05来源:新浪浏览: 编辑:Jerry
编者按】在本次由北京市质监局,发布的对北京市生产领域纺织服装,进行质量监督抽查的报告中显示,抽检不合格产品涉及JIMANNO 纪曼诺、瑜彬、奥尔美、柯美、婧瑶5个国内品牌,品种包括内衣、上衣、连衣裙、棉服等。

“现在已经没什么可做了,公司可能要转行。”吴康水告诉记者,从2011年下半年开始,柯美公司已经不生产新品了。

据了解,柯美公司成立于2001年,公司规模虽不大,但却是集服装设计、研发生产、营销为一体的服装品牌商。

“现在,服装行业不好做,利润也低,而且今天这儿检查,明天那儿检查的。”吴康水向记者“倒苦水”,这两年的服装市场不景气,小企业的生存更加艰难。

这种艰难,最大的压力是来源于成本。“这几年,原材料成本、人力成本都在上涨,但服装的利润不但没涨起来,还在跌。”吴康水说,拿柯美公司来说,四五年前,一件春秋装的利润在四五十元,这两年连一二十元都没有了。

利润空间不断被挤压,为了降低成本和库存的风险,吴康水说,他周边的一些中小服装企业一年并不做四季服装,而是做两季,甚至只做一季。

不仅是北京,一些服装业较发达的地区也面临“关门”的窘境。处于“京、津、石”三角腹地的保定容城县,从事服装加工的企业有数千家之多,成规模的也有数百家,但自今年春节以来,有不少服装厂关门歇业了,主要原因就是成本上涨和订单减少。

2012年初,一份关于江苏部分地区服装产业的调研显示,大多数服装企业对2012年的发展前景持“不太乐观”的态度。一位服装行业老板表示,现在企业生产效率提高的速度赶不上成本的上涨速度,2011年的人工成本较前年就上涨了15%左右,今年有继续增长的趋势。

记者观察

寻找完整的服装产业链

无论是纯进口服装,还是国内本土品牌,频发的质量问题成了服装行业的一个通病。

近两年,我国服装业所处的生存环境并不乐观。包括欧洲、美国等在内的经济不景气,大大制约了我国服装行业的出口。而国内扩大内需,需要有个过程,这是很缓慢的。

与此同时,生产要素成本不断上涨,特别是劳动力成本、原材料价格,而低碳、环保的要求也无形中将生产成本再度拉高。

外部环境不景气、成本上涨,让服装企业有点喘不过气来。而相比大企业,中小服装企业的生存压力更大,因为规模小,所以平均成本会比大企业高,利润空间更小。

“这种情况下,企业既要保市场,又要控制成本,势必会在改进技术、降低成本、提高机械化水平上动脑筋。”中国服装协会产业经济研究所常务副所长陈国强表示,其中很重要的环节,是靠劳动效率的提高、机械化水平提高和创新。在这个过程中,企业会有意无意地出现质量问题。

不过质量问题的背后,却暴露了我国服装产业架构的不足。陈国强认为,由于我国服装产业的产业链不够完善,中小企业的市场需求是处于波动状态的,规模成本要高,竞争力降低,困难要比大企业大得多。“中国的服装产业,既要完善产业链要素,更要形成产业链架构。包括中小企业出口融资问题,严格意义上讲,中小企业没有真正进入到产业链中。”

陈国强打了一个比方,中小企业好比在大海里航行的小船,无依无靠,如果能在大船带领下形成联合舰队,那么抗风险能力就很强。

也就是说,我国的服装行业需要形成以大企业为龙头的、和中小企业协同一起的完整的产业链。“中国的大企业不少,但产业链完整性配置能力远远不如发达国家。”

目前,我国的服装品牌在国际的竞争力还不强,在全球服装产业链中,还处在加工环节,比较低端,且缺乏进行有效全球资源或供应链配置的龙头企业。“这就造成了国外的品牌进来,我们给人家配置,人家还要拿走我们的一把利润。”在陈国强看来,中小服装企业应尽量选择在有完整的产业链配置的区域发展,才有可能摆脱目前的困境。

凡未标明263h原创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您对该信息有何疑问,请直接联系编辑QQ296312(同时接受各类形式的稿件投稿)
相关阅读
本文关键词: 不合格女装品牌 服装质量
返回网站首页 我要打印此文 推荐给朋友 收藏此文章
[重要]本文仅供参考,详情请遵医嘱或咨询医师
  • 信产部ICP备案:京ICP备15063272号-2网站公安机关备案号: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05393号 Copyright © 2009 - 2016 263健康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