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考量
私盐与专营食盐无本质区别,加之食盐垄断专营导致的成本高企,让寻求私盐、“工业盐”,成为酿造企业的“无奈之举”。
威极公司的门柱上清晰地贴着招聘广告。
民工荒的到来,让威极公司一线生产工人的工资提高到了每月2200元至2500元,而这在整个人和工业园区中已经是最低的工资水平,该工业园的工人工资事实上已突破每月5500元。这与2011年的平均工资1500元至2000元无法同日而语。
在紧邻的沧江工业园中,海天酱油的一线工人的工资,今年已达到每月2500元至8300元。
除了人力资源成本,生产必需的农产品(6.82,0.00,0.00%)原材料成本也大幅增加。大豆批发价格已由2009年的3300元/吨,飚升到今年的5700元/吨。
而这个价格,还将在未来的几个月中,因为南美大豆干旱减产,以及中国对饮料及植物油的需求上升等原因而继续攀升。国际谷物理事会(IGC)仍预测中国今年大豆进口将达到5550万吨,比上年提高6%。
食盐的价格也在上涨。来自商务部的数据显示,2008年初食盐价格为2500元/吨左右,目前,食盐终端价格已达3280元/吨。
陈裕华表示,国家的盐业总公司食用盐出厂价只有500元/吨,但是像威极公司这样小的厂,没有资格直接从总公司拿到批发价的货,它必须从像佛山盐业公司这样的三级公司拿货,但其间几次倒手后,三级公司批发给它的食盐价格至少也要涨到960元/吨。
工业盐则不同,即使是从外地运来的,也不过500元/吨,私盐则更便宜,因为广东省自古也是盐都,有晒盐的传统,守着粤东这样近的晒盐场,威极公司可以更便宜的价格购盐。成本压力下,以工业盐制酱油并不鲜见。早在2001年8月,国家质检总局就曾开展酱油专项打假,当时,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质检部门截至9月底共查处案件1313件。
而与此次佛山事件一样,历年来,官方通报的以工业盐制造酱油的案例中,造假者往往都采用更便宜的私盐。2009年12月,山东济南历城区董家镇,一个家庭作坊式的酿造厂,曾用工业盐溶化的盐水从事酱油、甜面酱等食品加工,被济南盐政查处,查获工业盐水33吨。据当事人自述,上述工业盐,系从私人盐贩手中低价购得。
更早的2002年,同为此次佛山酱油事件的广东省,媒体曾披露,广东绿荣食品公司以走私工业盐生产酱油。
近十年间,北京通州、哈尔滨、安徽定远,皆有类似案件爆出。
- 3. 威极酱油成本考量
-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