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荧光剂风波源于2011年6月20日。当天,王海连续通过微博称蓝月亮洗衣液中检出的荧光增白剂是一种致癌物质。上述言论一出,旋即引发业内震动。
“自家人”的规矩
围绕着荧光剂的话题,知名打假人王海与洗涤行业大佬“蓝月亮”的较量,一直为公众所关注。目前,双方间的名誉权纠纷正在二审之中。
值得一提的是,相关的诉讼中,广州蓝月亮实业有限公司可谓场场胜出。导报记者留意到,几乎每一次的争辩,企业都会搬出行业标准《QB/T2953-2008洗涤剂用荧光增白剂》,据以说明其产品是合格的,而这些陈述也最终为法院所认可,该行业标准俨然已成为此系列案件的成败关键之一。
然而近期,有杭州市民对此提出了异议。对诸多社会问题比较关注的市民张仁广指出,包括《洗涤剂用荧光增白剂》在内的诸多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其制定过程中,消费者的参与权、话语权都没有得到有效实现,这种在制定程序上存在着缺陷的标准,从诞生之日起就属于“先天不足”。
王海指出,荧光剂行业标准的制定及实施距今仅数年,由此可证实,洗涤剂中添加“荧光增白剂”的安全问题尚未经长期的研究与实践。
公众质疑,一直以来,许许多多的产品标准,被少数专家、龙头企业所把持,这已成为标准制定的一个普遍性的问题。
消保人士表示,许多问题归根结底是标准的问题,但我国的许多标准,事实上都不“标准”,不公正、不公平,也不科学,更没有先进性。
本文导航
- 1. 蓝月亮致癌门背后:增白剂标准由生产企业订立
- 2. 荧光增白剂的标准修行
凡未标明263h原创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您对该信息有何疑问,请直接联系编辑QQ296312(同时接受各类形式的稿件投稿)
-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