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河与媒体打口水仗 网友称13亿人梦想喝散酒
继洋河股份董秘丛学年独家回应记者称从未外部买过散酒后,记者联系到原发媒体求证此事,该媒体称没买(散酒)才怪,我们实地调查的。
记者再次联系洋河董秘丛学年,得到短信回应是:洋河没在外部买过散酒,仅购买过少量基酒。散酒不同于基酒。
洋河“散酒”风波在微博上传播得风生水起,有网友就“散酒”话题表示,洋河广告语是“13亿人的梦想”。
洋河散酒风波还原
4月27日,某媒体发布了题为《洋河四川收购"散酒" 每年采购量超过4万吨》文章。文中披露,4月25日下午三点半,贴有“洋河酒厂通行证”的车牌“苏N7221挂”的运输车开进了位于江苏省宿迁市洋河镇郊外江苏洋河酒厂股份有限公司的包装物流中心。该车运输单标明是“散酒”,来自宜宾高县的刘振华等三个供货商,总重超4吨。
令人蹊跷的是,这篇报道并未在该报网站显示,各大商业网站也均未转发。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当天,人民网将这一报道进行改写,并向洋河股份核实此事,称其董秘丛学年的办公室电话及手机均无人接听,截至发稿尚未收到回复。
21世纪经济报道在微博上发表了该事件。随后环球企业家发表了洋河酒勾兑酒的微博,转载率达847次,文中评论道:白酒行业讲究的物以稀为贵,原酒生产能力差,凭散酒勾兑、广告攻势迅速上位,但又最终衰落的,不乏秦池等先例。第一财经日报、第一财经均第一时间微博关注了此事,转发均超800次。
洋河的沉默一直保持到5月3日。丛学年向中国经济网表示,洋河从来没有从外部买过散酒。5月4日,中国经济网联系原发媒体,回应是:“没买才怪,我们实地调查的。”
洋河董秘丛学年5月7日向中国经济网表示,已关注到网上有外购散酒的传闻。洋河从来没有从外部买过散酒,但确实在过往的经营过程中购买过少量基酒,用于低端和个性化产品的需求。
丛学年称,散酒与基酒是有本质区别的,所谓散酒是指基酒经过勾兑工艺之后形成的待灌装的半成品酒,而基酒是指从酿酒生产线下来未经过任何勾兑的原酒。
- 1. 洋河酒被曝销量远大于产量
-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