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期待及时曝光不诚信企业
在雷衍英与市民交流期间,市民陈先生提出,食品安全监管非常重要,而查处成效也是老百姓所关心的,但市民在发现问题并进行投诉时,往往会得到“去咨询一下”或“调查一下”的回应,事后也看不到查处的结果和案例数据。他希望消委会今后能及时向市民公布查处结果,多曝光一些不诚信商家,让市民有知情权,这样才能增加市民维权的信心。
对于曝光不诚信企业的问题,“12315”消费举报申诉中心工作人员则表示,根据当前规定,食品抽检消息出来后他们必须先上报省工商部门,同时在部门内部网站中发布相关消息,如果要向社会公开的话需要省工商局进行统一发布。接下来,消息发布制度将会作进一步完善。南方日报记者 林文通
■案例
火腿肠吃坏消费者原是保质期内变质
2011年8月23日上午,惠城区消委会汝湖分会工作人员接到汝湖镇仍图某商场负责人的电话,反映其商场销售的食品因质量问题导致消费者误食出现腹泻现象,要求消委分会介入协调处理。
据了解,汝湖镇仍图社区林先生于8月15日晚上八点半在仍图某商场购买了一包双汇牌鸡肉火腿肠(9支装、270克/袋),他的妻子吃后不久便感觉肚子不舒服,并出现腹泻现象。林先生怀疑是吃了变质的鸡肉火腿肠造成的。第二天,他凭着购货小票到该商场向其负责人反映情况,商场负责人也承认该产品是其商场销售出去的。该鸡肉火腿肠外包装上标注的生产日期是3月12日,有效保质期至9月12日,当时并未过期。至于吃后出现腹泻问题,商场负责人也解释不清楚,但他表示可以联系厂家过来直接处理。厂家有关负责人接到情况反映后于当天下午赶来了解情况。
厂家工作人员查看过该产品后,初步怀疑当事人是吃了胀袋而变质的鸡肉火腿肠引起腹泻。对于属于正规厂家生产、没过保质期的鸡肉火腿肠,为什么会出现吃后腹泻现象的问题,厂家工作人员解释道,该类鸡肉火腿肠属于真空包装,如果在运输、储藏、销售环节保管不当或是临近保质期时,可能会出现胀袋现象。因此,在包装内的每条鸡肉火腿肠的外包装上都分别注明“胀袋禁食”字样,以提醒消费者,避免误食产生问题。对当事人误食引起的腹泻,厂家深表歉意,但是对当事人提出要求厂家赔偿5000元的医疗费、营养费及误工费,厂家认为不合理,仅同意支付500元的赔偿费。经双方多次协商仍未能达成一致意见。
协商期间,林先生认为该食品是在商场购买的,销售商有责任也有义务先行赔偿其损害,于是又找到销售商进行索赔。销售商坚持该问题应该直接找厂家处理,并同意协调帮忙处理。双方又经几次协商未成,于是,销售商要求消委会介入协调处理。
汝湖消委分会工作人员在了解情况后,及时召集当事人、销售者、厂家等三方负责人进行协商。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十一条“消费者因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受到人身、财产损害的,享有依法获得赔偿的权利”、十八条“经营者应当保证其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务符合保障人身、财产安全的要求。对可能危及人身、财产安全的商品和服务,应当向消费者作出真实的说明和明确的警示,并说明和标明正确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的方法以及防止危害发生的方法”和三十五条“消费者因商品缺陷造成人身、财产损害的,可以向销售者要求赔偿,也可以向生产者要求赔偿”的规定。汝湖消委分会工作人员通过协调,三方最终达成一致意见,同意由厂家直接向当事人支付1000元作为赔偿费用。
- 1. 双汇火腿肠曾被诉保质期内变质致消费者腹泻
- 2. 双汇火腿肠曾被诉保质期内变质致消费者腹泻
-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