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问
为何屡有“假鸡蛋”传闻?
这次工商部门公布的抽检结果,给关注食品安全的街坊们吃了颗定心丸。但记者查阅相关报道发现,实际上,近几年来不时有市民反映买到弹性高的“假鸡蛋”,在国内其他城市这种传闻也不少。为何会有这种现象?“假鸡蛋”是否有产业化的可能?对此,记者采访了有关人士。
“抽检结果不代表市场所有鸡蛋合格”
“这次由工商部门取样、由具有正式资质的机构做的检测,比较科学,得出的结论应该相信。不过,这个结论只能对样品或同批次负责,不代表全国或全广州所有鸡蛋都合格,还不能下普遍结论。”知名食品安全专家董金狮表示。
对于近几年来有人反映曾买到“假鸡蛋”,董金狮说,鸡蛋都有蛋壳、蛋黄和蛋白,一般人对其外观及构造都比较了解。实际上,在长期低温等环境作用下,蛋黄、蛋白可能会变质凝固,的确可能会产生弹性,有些人对此并不了解,“因此,目前市民所称的假鸡蛋,也不排除是特殊条件下真鸡蛋出现的自然变化”。
据董金狮了解,在目前的市场销售中,尚未发现可证实为“人造鸡蛋”的实物。
“人造鸡蛋要批量大才有意义”
那么,人造的“假鸡蛋”是否有可能存在?董金狮对此表示肯定。
“多年前我们就做过人造鸡蛋的实验,但这只是为了论证理论。”董金狮坦承,“从理论、工艺来说,都是可以人造鸡蛋的”。人造鸡蛋是利用化工原料和食品添加剂制作而成,其“蛋壳”由碳酸钙、石蜡及石膏粉制成,而“蛋清”、“蛋黄”则主要由海藻酸钠加上明矾、明胶、色素等制成。其中,“蛋清”是将海藻酸钠加进水制成溶液后,不断搅拌而成;“蛋黄”的主要成分同样是海藻酸钠液,再加入如柠檬黄之类的色素后,放进模具中,再放入氯化钙溶液中凝固而成。
“我认为人造鸡蛋从技术上可行,但目前确实还没有发现在市场上流通的,应该是在利润上得不偿失。”广州有关监管人士坦言,这几年社会上不时反映有假鸡蛋存在,但缺乏真正的大量存在的实例。
董金狮也指出:人造鸡蛋含有99%的水分及1%的添加剂,主要原料海藻酸钠的市场价在4000元/吨左右,用到每个鸡蛋中的费用不足0.1元,加上人工成本就更高了,“从现实的经济学角度看,真鸡蛋本来的价格就比较便宜,比人造鸡蛋高不了多少。因此,如果进行人造鸡蛋,批量小的话会缺乏利润,只有批量大才有意义”。
但他同时表示,目前人造鸡蛋亦可以实现机械化生产。“如果真是这样大量生产并掺杂到真鸡蛋中去卖,则真的是防不胜防,很难发现”。
- 2. 广东番禺“假鸡蛋”追踪
-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