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搜索
首页 > 健康快讯 > 曝光台 > 媒体质疑思念水饺隐瞒召回信息

媒体质疑思念水饺隐瞒召回信息

字号:T|T
www.263h.com发表时间:2012-01-12来源:新华报业浏览: 编辑:Jerry
编者按】思念三鲜水饺事件暴露了食品召回制度的硬伤,也折射了中国食品安全存在着重大问题。如何健全食品行业政策法规,提升食品加工制造者的道德水平,提高食品售后咨询服务的质量乃当务之急,更为时代所需。本文从法制规范,道德因素以及服务咨询层面来反思国内食品安全问题。

“思念”三鲜水饺事件暴露了食品召回制度的硬伤,也折射了中国食品安全存在着重大问题。如何健全食品行业政策法规,提升食品加工制造者的道德水平,提高食品售后咨询服务的质量乃当务之急,更为时代所需。本文从法制规范,道德因素以及服务咨询层面来反思国内食品安全问题。

被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思念”三鲜水饺由郑州思念食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思念)生产,近日来公司在其官方网站上挂出声明:2011年7月份就知晓该产品含有病菌。当地的质检部门日前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思念未按规定提交食品召回计划。这意味着,思念已经违反了《食品召回管理规定》。

值得注意的是,该公司在其声明中表示:希望借助媒体向广大爱护关心思念水饺的朋友们表示诚挚的歉意。随后公司公布了专项服务咨询电话,记者终于拨通了一直处于占线的电话,但对方最终并没有?a href=http://www.263h.com/m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男性级ǎ钦卟⒚荒艿玫饺魏未鸶础4又校颐欠此汲鋈阄侍猓菏称钒踩ㄖ撇唤∪称飞叩赖氯笔б约白ㄏ罘褡裳瓮樯琛=饩稣馊阄侍猓∏∈俏侍馑纫髡倩匦畔⒌闹⒔崴凇O旅婢痛巳憬芯咛宓姆治觥?/p>

小编推荐:女人冬季吃什么可改善脸色?

食品安全法制不健全:反思召回制度

2007年7月24日,《食品召回管理规定》由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局务会议审议通过,自公布之日起施行。规定指出,食品生产企业应当及时对被召回的不安全食品进行无害化处理或者予以销毁。对被召回的食品,采取无害化处理措施的,不得将无害化处理后的产品重新用于食品生产和销售。同时,质量监督部门应当将召回食品的情况记入食品生产经营者的安全信用档案。通读整个《规定》,关键词仍是标准与监督、检查与处罚,仍存在不少硬伤,主要在“召回”上。出事食品再回出事企业,很难保证不再出事。

食品召回制度,追根溯源是借鉴国外法治理念。但在中国,却被无良的商家屡钻空子。今年4月初,在上海市浦东区的一些超市染色馒头被企业“召回”,然后商家重新加工,再次超市上架;南京市场“牛肉膏”疯卖,被通报之后,仍做成其他产品大肆兜售;早先出现的“三聚氰胺奶”事件更是反复激起浪花,经屡次报道后仍流入市场。这仅是冰山一角,而那些没有被发掘出来的“召回”食品不知道有多少。

目前,我们看到的食品召回,基本上是企业在政府的干预下召回。而在发达国家,召回的主角是企业,是产品的生产者。也就是说,我们和发达国家的差别,主要就是企业自觉与不自觉的区别。究其原因:第一,食品召回制度成本过高,国内企业难以承担。食品召回制度其成本由食品的生产商、进口商和经销商承担。据美国学者研究,召回缺陷食品引起的所有者经济损失,平均占公司财产的(丁海俊,2010)。第二,我国食品生产企业规模相对较小,但背景复杂;食品行业进入门槛低,大小食品加工作坊上百万家。食品召回的实行将使企业承担较大的经济责任,在这种情况下,大多数中小企业难以承受。第三,西方的食品召回制度不能在中国土壤上生根发芽,是由于中国公民的公信力普遍不高而西方的公民诚信度较高,公民社会发达,食品行业有良好的龙头引领,并有来自民间和官方的各种监管力量多方制衡。

本文导航
  • 1. 媒体质疑思念水饺隐瞒召回信息
凡未标明263h原创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您对该信息有何疑问,请直接联系编辑QQ296312(同时接受各类形式的稿件投稿)
相关阅读
返回网站首页 我要打印此文 推荐给朋友 收藏此文章
[重要]本文仅供参考,详情请遵医嘱或咨询医师
  • 信产部ICP备案:京ICP备15063272号-2网站公安机关备案号: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05393号 Copyright © 2009 - 2016 263健康网  版权所有